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fcc.zzu../

地址: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

电子邮件:yfy@fcc.zzu..

电话:66913114/67966261

预约挂号:

1、电话预约:

    0371-118114  每天08:30-17:30提供预约

    96299  每天8:20-12:00,14:30-17:30,周六下午和周日暂不预约

2、网络预约:

    可登录预约网站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网

    网址:://fcc.zzu..或://.zdyfy.。24小时提供预约

    (2)河南省预约挂号服务平台

    网址:://.169000.。每天8:30-17:30提供预约

    (3)名医网

    网址:://.topmd.。每天8:30-17:30提供预约

3、现场预约:

    可在我院的各科分诊台、医生站、挂号处、自助终端机进行现场办理预约,每天8:00-17:00

4、短信预约:

    手机短信预约(仅支持中国移动手机号码):内容输入预约科室,发送至号码1065708005170521,周六下午和周日暂不预约


医保服务:

一、请参保患者在住院部一楼窗口办理入院手续,具体如下:

1、省、市医保患者住院直接前往住院部收费处刷医保卡登记住院。

2、已开通异地结算地区的医保患者,需经参保地医保中心联网审批,方可刷卡登记住院,出院时结账报销。

3、能源化工医保患者前来就医,按照能源化工医保中心要求办理转诊手续,出院时结账报销。

4、铁路医保患者入住心内科、心外三科、肾内科、血液净化科可在院直补,其余科室报销详情请咨询铁路医保中心。

二、入住科室后,省、市医疗保险患者用药执行省、市医保患者诊疗、药品目录。需使用目录外项目时,医务人员应告知患者本人或家属并签字。

三、未开通在院统筹报销地区的患者前来就医,办理出院手续后,请携带下列资料,回医保所在市、县(区)医保中心办理报销:

1、结账发票(结账处)

2、住院费用明细总清单(结账处)

3、住院病历复印件,由所住病区按医院有关规定办理。(病历包含内容以当地医保中心要求为准,详情可致电医保所在地医保中心)


农合服务器:

 新农合办理流程:

一 、新农合患者年度首次住院需经县(区)级医院开具转诊单后前往当地农合办(合管办)办理审批及电子转诊手续。

二 、由我院门诊大夫诊断并开具住院证。

三 、病人持住院证到所住病房楼一楼收费处办理住院手续后持转诊单、住院证、押金条、农合本(卡)、患者身份证前往新农合窗口办理登记手续。(急诊、精神类患者需提供急诊证明)

四 、出院时持转诊审批表、押金条、参合住院患知情同意书到病房楼一楼收费处直接结账出院。

注:1、首次、多次住院患者住院时未办理转诊手续或电子转诊手续,报销比例降低20%。住院期间与当地农合办联系办理电子转诊后及时办理新农合登记。

2、急诊、精神类疾病患者自住院起三日内(含住院当天)办理新农合电子转诊,携带急诊证明(精神类疾病患者需提供精神医学科诊断证明)办理新农合入院登记,不降低报销比例。

3、新农合普通病患者在院直补后不再来医保办盖章。

新农合补偿范围:

一、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补偿。以下情况产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新农合基金报销范围:

1、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2、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3、应当由第三方责任人负担的;

4、因犯罪、酗酒、吸毒、自杀、自残、斗殴、意外伤害等造成的;

5、在境外就医的;

6、超出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范围的。

二、起付金和封顶线

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纳入补充范围的住院费用起付线,乡级为100元,县级为400元,市级1000元,省级及省外2000元。

同级别医疗机构同一年度二次及多次住院,起付线降为相应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的一半。

14周岁以下儿童(含14周岁)住院的,起付线降为相应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的一半。

新农合年度普通病补偿限额20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年度补偿限额30万元。

*注:实际起付线金额,以统筹地区新农合规定为准。

三、补偿比例

新农合报销补偿比例:扣除自费费用外,纳入补偿范围的住院医疗费用:

2000元<医疗费用≤7000元部分补偿45%;

7000元<医疗费用≤50000元部分补偿65%;

50000元<医疗费用≤80000元部分补偿80%;

医疗费用>80000元部分补偿90%

*注:实际补偿比例,以统筹地区新农合规定为准。


介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内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较强救治能力、较高科研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始建于1928年9月,其前身为原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1958年从开封迁入郑州,更名为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5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医院正式命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医院正式成为省部共建医院。

    目前,医院有河医和郑东2个院区,总占地面积582亩。其中,郑东院区占地345亩,设计开放30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预计2016年9月16日建成投入使用。河医院区有临床医技科室93个,病区138个,编制床位5000张,年门诊量46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32万余人次,年手术台数19万余台。全院有在职职工7405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7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45人,副高级职称550人,中级职称10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723人、硕士1479人;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管优秀专家19人,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30人,创新人才56人。目前,医院有在省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委以上职务150余人。其中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2人、候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职务11人。在国内外杂志担任编委以上职务的有200多人。

    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居国内医院前列。临床医学是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涵盖20个二级学科。医院有河南省卫生厅重点学科25个。医院瞄准国内外医学科技前沿,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救治能力的特色优势,以心、脑、肺、肝、肾、耳鼻喉、眼、妇产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的大器官疾病综合诊治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其中,耳鼻喉科的喉全切发音重建术和耳聋的病理生理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国内首例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成功,为我国在该领域中赶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国内首例体外循环下自体肺移植术的成功实施,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国内首例同卵双生活体供肝肝移植,应用单细胞核苷酸多动态性基因芯片(SNP芯片)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在我院成功分娩,韩新巍式可回收支架的临床应用,填补国内空白。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填补省内空白;对食管癌的“介入化疗法”和“内支架植入疗法”治疗水平、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无痛技术、微创技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是河南省最大的培养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的临床基地,承担着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系、预防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及医学影像系的本科,硕、博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任务。临床医学是河南省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涵盖20个二级学科;护理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生导师99名,硕士生导师505名,年培养硕士、博士5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年接收省内外进修人员2000余人。

    医院科研平台日臻完善,有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7个,校(院)内研究机构21个,省级、高校、市级、院内科技创新团队70个,院内青年创新基金项目586个。近年来,医院科研立项和获奖总数稳居河南省卫生系统首位,先后承担包括“863”科技攻关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1项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研成果近两百项。其中,《经血传播的HIV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干细胞研究团队《多囊卵巢综合症源性人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是河南省临床医学界首次获此殊荣。

    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院级的HIS、LIS、PACS,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门诊“一卡通”就诊等,以无纸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五级医院。

    医院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医疗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位居国内前列,有国际顶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CT)1台、高端螺旋CT 12台、核磁共振(MRI)1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台、直线加速器4台、模拟定位机2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3台、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1台、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套等,以及海扶刀、电镜设备、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等。还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命支撑系统,ICU、CCU、NICU、RICU、PICU,CT复合手术室、磁共振复合手术室、DSA复合手术室和骨髓移植中心设备均属国内领先。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定期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挪威、丹麦、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近一个世纪以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代又一代人秉承着“厚德、博学、精业、创新”院训,执著追求,努力拼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后,这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院必将为河南省卫生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科室:

推荐科室:

生物细胞治疗中心

学术地位

    生物细胞治疗中心是一个以临床科研和转化医学研究为平台,多学科支持、多领域专家参与的高水平细胞治疗和研究中心。我中心主任张毅教授是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会长、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河南省医学会神经修复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国际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在我中心的努力下,“河南省转化医学中心”与“细胞治疗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已经落户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中心目前有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技术优势

    中心拥有完成临床试验和实验室研究的必要仪器和设备,包括分析型流式细胞仪、分选型流式分析仪、酶标仪、离心机、细胞培养箱、显微镜、组织处理仪、超净工作台等。研究团队人员构成合理,成员教育背景多样,拥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统计学等领域学习和研究经历,适合开展临床研究。另外,本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验,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熟悉实验技术和相关法规。细胞治疗河南省工程中心与河南省转化医学中心已经落户我院。我中心开展了多项生物细胞治疗研究及临床转化工作,特别是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服务已经临床用于患者治疗,这类医疗服务包括自体自然杀伤细胞(NK)、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链式CIK(CAPPRI CIK)、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DC)、自体树突状细胞激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以及血细胞分化簇抗原CD34阳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科室简介

    生物细胞治疗中心是以临床科研和转化医学研究为平台,由肿瘤科、外科、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妇科、放疗科、介入科、影像核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科、病理科、检验科等多学科支持的、由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高水平细胞治疗和研究中心。我中心主任张毅教授拥有二十多年的生物细胞治疗经验,并与国际上著名的生物细胞治疗机构和专家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国际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时刻关注国际生物细胞治疗的进展,使中心的生物细胞治疗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中心投入巨资购买了一批先进设备,包括分析型流式细胞仪、分选型流式细胞仪、磁珠细胞分选仪等,保证我中心可以开展高水平的细胞治疗与研究。我中心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开展了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患者的肿瘤组织、转移性胸腹水或淋巴结,提取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该细胞经体外诱导、活化、增殖后回输,是人体防治肿瘤的“精确导弹”,可特异性的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临床疗效尤为显著。此外,我中心还开展了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DC),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链式CIK,自然杀伤细胞(NK)等项目。在2010-2013年间,收治近5000位患者,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生物细胞治疗获得了患者的肯定。


放疗科

学术地位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重点肿瘤诊疗中心,河南省最大的放疗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每年培养研究生10余人。我科拥有中华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人员。

技术优势

    我科拥有国际领先的医用直线加速器4台,能够实施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和普通放射治疗,精确放射治疗如:影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mage guide radiotherapy,IG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ified radiotherapy, IM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精确放疗能够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正常组织,降低放疗反应。我科在肺癌、食管癌、脑瘤、头颈部肿瘤、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的放疗、热疗及综合治疗具有较大优势。

科室简介

    放疗科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肿瘤放疗单位之一,1985年引进日本岛津60钴治疗机,1998年引进德国Siemens加速器和BrainLab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在河南省率先开展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俗称x-刀),2013年医院重金引进美国瓦里安公司的Truebeam、Triology加速器,瑞典医科达公司的Axesse、 Synergy加速器,德国Siemens公司的Definition AS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核通公司的Simulix Evolution模拟定位机,医科达公司的具有图像引导功能的后装治疗机;瓦里安公司的Eclispe计划系统,医科达公司XIO、Oncentra、Moncao计划系统、以及IBA公司的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Matrixx二维剂量验证系统,三维水箱扫描系统等。
    我科现有3个病区和1个放射治疗部,职工70余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1人;放射物理师6人,放疗技师13人,护理队伍40人。物理师队伍全部硕士以上毕业,技师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0%。放疗一科主任樊锐太,放疗二科主任石永刚,放疗三科主任杨道科,放射治疗部主任李国文教授、副主任郭跃信主任技师。

    我科现每天治疗360人左右,其中精确放疗(IGRT,IMRT,3DCRT)病人超过50%,所有的精确放疗病人均利用CBCT或EPID进行位置验证,利用二维或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剂量验证。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使得“河医放疗”这个品牌越做越大,越叫越响。


专家: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郭瑞霞 邵宝亭 韩丽萍 史惠蓉 孔祥东 杨玲竹 王福丰 李丽霞 张梦真 赵先兰 乔玉环 王丰富 张孝艳 李爱军 苑中甫 纪妹 李留霞

生殖中心     郭艺红 苏迎春 孙莹璞 陈晨 王林玉

老年病(糖尿病)     陈素芳 赵艳艳 陈英伟 焦文君 李华 李天艺 李伟芳 杨再刚 岳欣阁 李晓丽 卢艳茹

老年病(消化)     王春峰

老年病(心血管)     范宗华 贾玲 李莉 王颖 杨国杰 张静华

麻醉科     艾艳秋 庆淑梅 白秉绪 冉菊红 张文霞 韩雪萍 孙瑞广 刘春兰 孙振涛 孙瑞广 孙瑞广 刘春兰 孙振涛 吕蕴琦 王莉霞 马君志 王元 马民玉 张斯 张斯 马艳丽 张伟 张天成 张卫

骨髓移植     陈绍倩 孙玲 程远东 万鼎铭 姜中兴 刘林湘 王桂菊 刘少君 谢新生 刘延方 邹典斌 孟小莉 孙慧 蒋军广

呼吸及睡眠     王毅 吴秋歌 蒋莉 刘冬霖 欧阳松云 孙培宗 田蕊 王淑梅 张国俊

呼吸内科     邢丽华 张庆宪 许秀芳 刘红 刘绍霞 苗丽君 孙鹏阁 王静 王书钧 刘莹 姚孟英 王华启 陈闪闪 王书均 楚荷莹 陈瑞英 王焕琴 张国俊 程哲

内分泌科     白悦心 翟绍忠 董义光 张崇祥 栗夏莲 张会娟 张会娟 秦贵军 郑丽丽 孙良阁 汪丽娟 王守俊 余勤 王诗淇 吴文迅

神经内科     方桂远 卢宏 张志强 方树友 孙石磊 赵莘瑜 黄希顺 滕军放 赵宗美 贾延劼 王海珍 朱红灿 李增富 魏建科 连亚军 许予明 刘洪波 张炳谦 刘静敏 张博爱 王左生 马奎云 宋波 张体成 赵德华 李卓 谈颂 黄宝环 王莉梅 腾军放

肾内科     程根阳 邢国兰 高冠民 赵占正 李红 郑朝晖 刘升云 刘章锁 王沛 肖静

消化内科     陈健 李白云 温洪涛 陈香宇 李继昌 徐峰 陈永忠 李建生 徐芸 陈玉龙 刘国永 张连峰 程鹏 牛正先 张连峰 褚燕君 史成章 王进 郭长青 王智慧 周天星 冯百岁

心血管内科     陈魁 秦小飞 姚海木 陈庆华 邱春光 张菲斐 党瑜华 孙国举 张金盈 韩战营 孙月和 张晓 何飞 魏经汉 赵洛沙 黄振文 闫文泰 李凌 刘瑞云 杨海波 闫西艴 窦桂芳 冯坚 刘志兰 魏太星 王正斌 梁义才 杜优优 张彦周 董建增 范宗华 陶海龙 赵晓燕

血液内科     陈绍倩 孟小莉 邹典斌 程远东 孙慧 姜中兴 孙玲 李锦堂 万鼎铭 刘林湘 王芳 刘少君 赵文敬 马杰 谢新生 刘延方 张绍林 赵志平 甘思林 王桂菊

感染病科     冯亚珍 安敬军 韩明光 江河清 孙长宇 武淑环 余祖江 李志勤 梁红霞 张闲强 何春林 何平 谷军生 潘延凤

护理专家     曹雪梅 李涛敏 杨丽梅 常青 刘会范 张连琴 张连琴 陈长英 刘延锦 董悦芝 娄小平 李峰 屈清荣 李福琴 尚爱香 李青 王凤英 李胜云 王俊平

急诊科     陈聚伍 刘秋慧 朱长举 郭雷 孙同文 侯宇虹 孙同文 侯宇虹 王万鹏 兰超 王月芹 李飞飞 杨璧卿 李福琴 杨宇霞 李莉 岳仙红 郑慧敏 马超 冯向阳 韩爱玲 殷胜禄 刘海燕

精神医学科     曹素霞 宋志宇 郭慧荣 王志铭 郝以辉 郎艳 李恒芬 李淑英 宋学勤 李幼辉 徐恩慧

康复理疗科     何予工 魏向阳 张彤

皮肤性病科     董慧婷 傅世珍 尹光文 何秋波 于建斌 李冬芹 张江安 李红文 李小红 孟作仁 苗青 肖文彤 王诗淇

体检中心     郭蓬芝 刘桂芝 裴好平 王静英 张玲端

ICU     李爱军 苑中甫 张卫 王芳 陈瑞英 潘延凤

肝胆胰脾     党晓卫 许冰 范正军 许培钦 叶学祥 李德旭 张水军 马秀现 赵龙栓 王陆林 吴阳 宋军民 唐哲 冯留顺 赵永福 邱新光

肛肠外科     冯留顺 李震 张志永 刘金波 孙献涛 王贵宪 袁维堂 徐纪中 吴长才 王贵宪

骨科     鲍恒 廖文胜 王卫东 殷力 段永壮 刘宏建 王义生 翟福英 镐英杰 娄朝辉 吴学建 张春霖 贺长青 皮国富 皮国富 夏磊 张毓洲 黄宗强 孙保国 肖鹏 左铁臣 李甲振 谭洪宇 徐玉生 李军伟 王利民 许振华 许建中 王珏 许建中 贺长清 陈风苞 赵亮 田科 李文辉 陈聚伍

甲状腺外科     宋东奎 王瑞 张雪培 魏金星

泌尿外科     常连胜 徐培元 刘秉乾 杨锦建 孟庆军 杨俊福 乔保平 杨太森 张卫星 武玉东 郭振宇 王庆伟 白亚飞 王智勇 李琦 杨彦峰 宋东奎 高建光 赵高贤 魏金星 张雪培 王瑞

乳腺外科     裴新红 王芳 僧婧静 王钟富 李林 郭广成 张连平 苏静 吕鹏威 李靖若 李孟圈 谷元廷 李建章
胸外科     夏宗江 李向楠 齐宇 张明堪 赵高峰 王铁栓 崔广晖 胡伟 赵松

心血管外科     白华龙 张伟华 罗红 张新 卫洪超 郅兴义 张竞超 赵文增 徐敬 乔晨晖 刘超

胃肠外科     张谢夫 苟建军 谢志徵 僧国珍

肾移植科     王跃 丰贵文 庞新路

神经外科     杜仁法 冯祖荫 闫东明 张志强 徐国本 杨波 龙江 孙红卫 周辉 张智峰 宋来君 魏新亭 保建基 翟广 刘献志 王树凯

整形外科     牛扶幼 陈言汤 王伟 张建文 秦垦 李广帅 翟晓梅 王琪影 王喜梅 郭丽丽 陈旻静 刘林嶓

耳鼻喉科     苏红霞 金红军 高巍 张亚民 李福全 徐强 曹华 孙慧如 魏育今 罗军 吕明栓 吴玉瑛 王英 赵玉林 程秀莲 朱洪海 秦兆冰 桑建中 巴云鹏 田秀芬 王亮 朱丽雅 娄卫华 叶放蕾 卢伟 董明敏

口腔科     刘爱莲 吴丽清 孙明磊 王海斌 余炜伟 李相如 赵红宇 刘学杰 王鹏 李爱霞 韩新光 姜国城 肖燕 赵军方 尚君兰 裴迎宾 关源东 何巍 龚健民 崔文光 李沙 李新明 乔永明 石爱梅 朱娟芳

眼科     董洪涛 王军 王元芳 马静 宋绣雯 丁法德 张秋玲 石硼 杨景存 王卫群 吕勇 董敬民 陈美兰 张幼梅 杨进献 张效房 孔令训 王文战 黄少华 郝燕燕 张凤妍 李秋明 陈悦 朱豫 万光明 曹木荣 郑广瑛 张金嵩 金学民

小儿内科     杨睿 喻朔 周建华 李振彪 刘松茂 罗强 盛光耀 张茜 王怀立 高铁铮 王颖超 方营旗 王华 安金斗 张静 徐学聚 刘广梅 彭韶 李玉琴 邹湘 田培超

小儿外科     夏自强 张谦 文建国 杨合英 范应中 李苏宁 许华峰 王家祥

中医科     邓晓明 王新华 王建华 张书芳 巴艳 冯堃 李香珍 刘慧丽 秦晓晨 张芙蓉 张庆云 王新杰 朱永代 贾金英 郑玉玲 贾可夫

肿瘤科     吴心爱 王峰 李玲 王瑞林 张蕾 吴晶晶 吴欣爱 王留兴 梅其达 高国谦 付晓瑞 孙振昌 许莉 王贵吉 宋丽杰 王丽萍 宋敏 李鑫 马望 路太英 张明智 李醒亚 王璃林 范魁生 樊青霞

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     崔正军 张树堂 韩兆峰

针灸科     李郑芬 李敏 李杰 王宗学 王燕 管汴生

核医学科     傅以新 牛广君 孟玉葆 阮翘 刘保平 韩星敏

周围血管外科     王子凡 宋燕 郭学利

普外科     韩中文 陈建民 李捷 李建华 王子范 张志勇 刘金波 吕建峰 秦保明 赵春临 郜永顺 张谢

微创(腹腔镜)外科     王佳辰 张豫峰 司亚卿

肾病风湿科     袁文明 王沛 李鲁琴 刘钟明 李全民 赵占正 刘栋 唐琳 邢国兰 肖静 李红 刘章锁 高冠民 刘升云

甲/疝外科     殷德涛 陈健民 卢秀波

放射科     王修仁 李树新 任翠萍 韩鑫 申淑景 郭有中 梁天嵩 师国珍 樊锐太 李国文 石永刚 杨道科

血液净化(透析移植)     郑守华 张宏涛 王欣芳 王凯 赵显国

营养科     张晓娜 付三仙 陈改云

呼吸睡眠科     王毅 刘冬霖 孙培宗 吴秋歌 蒋莉 田蕊 欧阳松云 蒋军广

超声科     崔可飞 常建民 张克敏 秦石成 程安玲 李荫太 张焱 李天晓 张天昂 江波 王振豫 王声鼎 程敬亮 陈学军 高剑波

输血科     孙改河 吕先萍

老年病科     张静华 杨俊敏 王颖 王春峰 李晓丽 卢艳茹 岳欣阁 李天艺 杨再刚 李伟芳 焦文君 陈素芳 陈英伟 王林玉 陈晨 郭蓬芝 孙石磊 王淑梅 李华 杨国杰 贾玲 王瑞强 刘闯 赵艳艳 卢艳如 朱云

病理科     黄孝立 高延昭 文小岗 袁涛 张云汉 李道明 赵庆夏 陈壬寅 陈东 郝志芳 李姗姗 高献争 李文才 李惠翔 张红

生殖医学中心     辛志敏 孔慧娟 李刚 金海霞 戴善军 张乐 宋文妍 王杨 胡琳丽 张轶乐 石森林 郭艺红 苏迎春 孙莹璞

介入放射学     马骥 路慧彬 张建好 韩新巍 李臻 管生 李明省 水少锋 丁鹏绪


评价:

到医院是为了给叔叔做腹部B超检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大夫亲自安排的,腹部B超检查设备比较好,这次看病整体来说觉得不错。

到医院是为了给妹妹做血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邹医师亲自安排的,血糖设备很权威,这次看病整体来说比较肯定。

前些时间去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环境舒服,离医院很近,谢医生看病挺有资历,做检查多面,妹妹恢复的还可以。

于医生态度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耳鼻喉检查的朱医师模棱两可,检查的化验单据都比较细致,价格很公道,对这次就诊很不值。

胃检查环境非常乱,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病觉得可以,交通比较近。


新闻:

《大河报》报道:郑大一附院15个学科入围“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

    “哪家医院治疗水平高?”这是患者最为关注的话题,那如何评价一家医院某个专科的临床水平呢? 5月26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挂牌,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掌握的各大医院临床统计数字,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大数据统计方法,依据医疗能力、医疗质量、医疗绩效、学科声誉四个维度的18项指标,正式评出了“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

    在“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评出的19个学科中,郑大一附院不仅是我省唯一上榜的医院,而且有15个学科进入该榜单的前15名,赫然位居全国第三。

    这样的成绩单,对于郑大一附院意味着什么?对于我省广大患者来讲,又意味着什么?在榜单发布后,记者进行走访,以进行解析。

    ■紧盯临床水平,一个来自国家医疗数据中心的权威榜单

    5月26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北京大学临床学科评估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宣布国家医疗数据中心落户北京大学医学部,并发布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

    据了解,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北京大学医学信息学中心,使得北京大学医疗大数据相关工作得到快速开展和提升,成为国内目前唯一承担医院数据接收、处理、分析的中心,继而逐渐完善、探索并建立了基于数据的中国临床学科评估的体系。而这次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正式挂靠北大医学部,就是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在当天的活动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赵明钢等领导出席并分别讲话。领导们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学科评估的特点为:一是关注的重点是学科的临床质量,而非承担项目,获得基金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二是依据临床医疗数据进行客观评估;三是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排名而是指导学科发展,引导大家关注医疗服务能力、关注医疗质量安全,在学科发展建设的同时,使广大就医患者受益。

    “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显示,郑大一附院是我省唯一入围该学科排行榜的医院,入围临床学科总数位列全国第三。该榜单排名居前的分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7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6个)、郑大一附院(15个)、中山大学一附院(14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各12个,并列第五)。在郑大一附院入围的15个学科中,口腔综合排名第七位,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肿瘤科均名列第九位,骨科名列第十位,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名列第十一位,泌尿外科、心外科、眼科分别名列第十二位,内分泌科、儿科综合名列第十三位,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名列第十四位,神经外科名列第十五位。

    ■最佳临床学科何以选出?首先看医疗能力和质量

    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挂牌后发布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郑大一附院何以能够上榜并取得优异成绩?消息传来,郑大一附院负责人认为,这是医院踏踏实实提高医疗能力、狠抓医疗质量的结果。

    国家医疗数据中心评选“中国最佳临床学科”,依据的是医疗能力、医疗质量、医疗绩效、学科声誉四个维度的18项指标,个个指标全部实打实,没有任何人为因素。

    而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郑大一附院的迅速发展不只是体现在“大”,更体现在“强”:2014年,郑大一附院门诊量46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32万余人次,手术台数突破19万台。不论春节,还是假日,医院手术部实行24小时开放,这让过去很多要去北上广找人、排队才能做上手术的河南人,再也不用出省就实现了尽早治疗。

    而高难度手术数量大,正是基于郑大一附院近年来在临床技术上的迅猛发展:以孙莹璞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生殖医学中心,“应用SNP芯片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4月份应用体外激活卵子自体卵巢组织移植技术临床妊娠成功属国内首例。韩新巍式可回收支架的临床应用,填补国内空白,医院放射介入治疗由于技术先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来这里进修的人员50%以上来自省外;同卵双生活体供肝肝移植全国首例,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无痛技术、微创技术、肿瘤的精准治疗和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以心、脑、肺、肝、肾、耳鼻喉、眼、妇产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的综合诊治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郑大一附院始终严控医疗质量,对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指标、临床路径管理、非计划再次手术、Ⅳ级手术所占比例等85项质控要素,进行严格日常监控,保持各项质控要素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
 
    ■最佳临床学科靠啥支撑?一流的人才和科研

    “快速发展的郑大一附院,把人才引进培养、技术引进、科研发展、质量管理作为打造临床学科的重要支撑,多项举措,坚决抓好。”郑大一附院院长阚全程说。

    在郑大一附院,为一流人才搭建平台,医院毫不吝啬,用心周到,这里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际一流的学术平台、国际一流的临床转化平台。

    引进全省医疗机构第一位全职院士,拥有全省医疗机构半数以上的博士,每年派出200余人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郑大一附院的人才队伍日益强大:目前全院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718人(医生221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45人,副高级职称550人;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管优秀专家19人,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30人,创新人才56人。目前,医院有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职务11人。

    一流的技术,基于科研的支撑。近年来,郑大一附院科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项,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一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13年、2014年,医院发表SCI文章分别达到266篇、345 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别达到34项、47项,郑大一附院在科技强院目标的指引下,科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发展新技术,离不开学习、创新和引进。近年来,郑大一附院每年都引进200—300项新技术。医院规定,晋升副高职称前必须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晋升正高职称前必须到国外知名医院进修,结业归院必须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医院每周都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手术表演、学术讲座,现场示范,现场指导。

    为一流人才提供一流的仪器设备,目前,郑大一附院医疗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居国内前列,医院有国际顶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CT)1台、高端螺旋CT 12台、核磁共振(MRI)1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台、直线加速器4台、模拟定位机2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3台、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1台等。全院拥有99间数字化手术室,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命支撑系统,ICU、CCU、NICU、RICU、PICU,CT复合手术室、磁共振复合手术室、DSA复合手术室和骨髓移植中心设备均属国内领先。

    优异的人才队伍和科研水平,国内一流的医疗设备,支撑着郑大一附院重点专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水平。2014年,郑大一附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达到20个,在国内医疗机构处于前列。

    ■传承“厚德、博学、精业、创新”,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

    前不久,年届95岁高龄的眼科泰斗张效房教授仍在郑大一附院坐诊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疯狂转发。而实际上,在郑大一附院,已经80岁以上依然还在坐诊的老专家,有18位,70岁以上坐诊老专家95人。

    历经87年的岁月,随着郑大一附院的飞速发展,医院“厚德、博学、精业、创新”的文化不仅深深地渗透在医院广大职工的血液里,也越来越融化在医院精细化的现代管理和服务里。

    在郑大一附院,有太多的专家,一生致力于事业的追求,把无穷的关爱献给了自己的病人。著名肝移植专家张水军教授,大部分手术时间都在晚上,经常手术做到凌晨、通宵,第二天早上7点准时查房,然后参加医院的晨会;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孙莹璞教授,一心扑在工作上,时刻捕捉学科最前沿信息,带领团队研究出了好几个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每到坐诊时,她几乎都不喝水,中午两点才下班;心内科主任李凌教授,在忙碌的临床之余,每月举办“心苑月月谈”科普宣传,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来医院举办讲座,至今已经60多期,听众超过5万人次……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郑大一附院还把医院管理、服务更多地体现在流程再造上。为方便患者,医技部门实行弹性工作制,中午不休息,检查不过夜。针对医院农村患者多、危重患者多的特点,医院成立了“农村病人服务中心”、“危重病人转运中心”、“患者随访中心”、“投诉中心”等,其中危重病人转运中心配备4辆专用救护车,24小时负责免费接送省内外危重患者。

    作为河南省医疗界的“航母”,郑大一附院始终牢记自己“帮扶”基层的责任。一方面,通过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郑大一附院把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基层。另一方面,郑大一附院对协作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卫生技术人员等提供免费进修培训;建立病人双向转诊机制;对急危重、疑难患者的会诊、转诊开通绿色通道;免费为协作医院提供一条10兆光纤和一套远程会诊设备等10项服务,不断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据统计,仅2014年,郑大一附院共业务培训下级医院5592人次,共招录“515”和“512”基层骨干医师533人,免费接收基层医护人员进修1250人;全年免费开展远程授课265次,惠及全省9万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远程会诊2460例。

    “虽然郑大一附院这次在全国临床学科排行中取得优异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和先进医院比起来,和患者的要求比起来,我们仍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 郑大一附院院长阚全程说,贯彻国家卫计委启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院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努力打造“品质医疗、规范医疗、效率医疗、安全医疗、人文医疗、公益医疗”六大医疗品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更好服务中原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