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医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医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医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hxzmzyy./

地址:青海省德令哈市冷湖路4号

电话:0977-8222054/8221791 

介绍;

一、基本情况

青海省海西州蒙藏医医院成立于一九七八年,是一所集蒙藏医医疗、保健、康复、制剂、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民所有制综合性民族医医院,肩负着全州蒙藏医药学的继承发展、研究开发及运用民族医药为广大群众实施医疗保健服务的任务。医院现有正式职工49人,临聘人员43人,职工中有蒙古、藏、回、汉族,其中少数民族占职工总数的93%,蒙藏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75%,蒙藏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7%。

建院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省卫计委的大力支持和州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全体员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建筑面积达到245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综合服务大楼,750平方米的蒙藏药制剂中心,新建3300平方米的住院康复综合楼。开设了骨伤、蒙医五疗、肝胆、胃肠、心血管、蒙藏医“治未病”等特色专科。配备了彩色B超、心电、全自动生化仪、电子胃镜、DR等较为先进的理化检查设备;设立图书资料室、蒙藏药标本室、蒙藏医药研究室等相应的科研室,成为青海省唯一的二级甲等蒙藏医医院。近几年先后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藏蒙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先进单位、全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十余项。

  二、医院管理与业务建设

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近几年,医院不断加强医院管理,狠抓医疗质量,服务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满意不满意、方便不方便、赞成不赞成作为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改进服务流程,为患者营造方便、温馨的就医环境,相继推出了导诊服务、公开药品和诊疗项目价格、为特困群体减免费用和病人选医生、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等便民利民措施,推行优质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了综合服务水平。

业务建设中,医院坚持突出民族医药特色、发挥蒙藏医药优势,运用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胃肠、肝胆、风湿、骨伤、脑震荡、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治和特色蒙藏药制剂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加强民族医护理质量,研究制订蒙藏医特色护理规范,积极开展民族医护理项目,临床护士为患者讲解蒙藏药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开展优质护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各科医疗护理工作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为使医院蒙藏药制剂生产走向规范化,于2008年建成了投资300多万元,面积达到750平方米的制剂中心,按GPP标准自行生产常用散剂、丸剂300余种,珍宝药制剂10余种,其中名贵药七十味珍珠丸、仁青芒胶、作志达协、二十五味松石丸等以其临床效果好、质优价廉,深受各族群众欢迎。六味樟宁散、十三味大红汤散、外伤灵、巴木红汤散等专科特色制剂,因绿色纯天然,疗效确切,深得广大患者青睐。

三、特色优势和人才培养

按照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要求,医院始终把发展科研,培养人才,传承创新,提高医疗服务科技内涵的工作摆在首位,出台一系列文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评选学科带头人、中青年优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培养和带动了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每年派业务骨干赴内蒙、西藏、北京及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并与青海省中医院、省藏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的业务协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讲课指导。通过内引外联,使医院的管理模式、人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知识更新速度、服务能力及民族医药研究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脱颖而出,成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2名医师被评为“青海省名医”,1名同志入选海西州“十一五”岗位建功青年标兵,6名同志被医院评为学科带头人。

为适应我州各族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结合学科、技术人员成长状况,进一步细化专科专病,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使蒙医五疗、胃肠、肝胆、心血管、康复保健等学科得到快速发展。通过继承创新,大胆探索,针对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了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蒙医正脑术、铜、银烙,艾灸、药油搽涂、放血、药棒穴位点压、酸马奶疗法等20多种蒙藏医特色疗法和蒙藏医康复保健业务,简、便、易、廉的蒙藏医特色技术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目前,医院蒙医五疗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治未病中心被纳入国家“预防保健及康复能力建设项目”。挖掘、整理蒙藏医古籍文献《蒙藏医临床实践汇集》《柴达木盆地蒙藏医民间验方集粹》两部。申报完成《柴达木地区动物、植物、矿物搜集整理及蒙藏医药文化研究》和《蒙医整骨术临床研究》州级科研两项。组织开展《蒙医放血疗法》《藏医药浴特色疗法》等重点学术课题研究。开展药浴、骨伤、肝胆等专科专病和蒙藏医放血、针炙、蒙医银针、推拿按摩疗法等新业务十余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蒙医正骨术》《蒙医铜银烙疗法》均被录入省级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成省级特色专科5个,州级专科8个,医院尕贝和查干扎布两名医师被评为“青海省名医”。

在民族医药的继承和研究方面也成效显著,制定实施科研管理办法,积极筹措科研经费,近年先后完成州级科研立项2项,出版医学专著2部,申报批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医疗刊物上发表了论文百余篇;相继培训县、乡、村级蒙藏医药专业人才360余名,接收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基层蒙藏医药人员实习、培训、进修1420余人次,配合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翁都乐职业技术学校完成学生实习教学任务;同时,积极开展师带徒工作,鼓励职工接受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医护技能大赛活动,不仅强化了医院后备力量的培养,也确保了民族医药事业后续有人。

近几年先后举办“全国蒙医药暨民族医药学术会议”、“全省矿物药材识别会议”“全省中医民族医现场会”等大型学术会议。认真实施蒙藏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民族医药的继承与创新,蒙藏医药普及率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四、医院改革与文化建设

为合理配置我州民族医药资源,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蒙藏医药资源的使用效率,于2012年7月组建了海西州蒙藏医药集团,集团组建以来,加快资源整合,优化内部结构,加强州内各级民族医疗机构间协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逐步改善我州蒙藏医药人才资源不足,制剂能力不强,科研水平低下,特色优势不够明显等问题,有效促进我州民族医药事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为体现员工劳动价值,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医院推行绩效考核,薪酬制度改革向临床一线倾斜,将各科服务质量、业务能力、特色发挥、科研创新、工作量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展医院文化建设,职工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媒体、宣传栏、彩页等对外宣传蒙藏医药传统文化,开展了院徽、院训征集、评定活动;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院内举办蒙、藏民族文化、礼仪、习俗及省情、州情、柴达木循环经济常识等知识讲座;制订员工言行规范,开展医护人员礼仪培训;组织30年院庆、纪念国际护士节、参加柴达木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全州建党节健美操比赛、五一、七一文艺竞赛,夏季早操期间全员职工跳安代舞、锅庄舞,展示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医院良好形象,职工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在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医院将抓住目前国家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和战略机遇,在传统民族医药沃土上,一手抓深耕细作,一手抓内涵建设。不断解放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风格和绿、净、美、安的民族医医院,更好的服务于各族群众,服务于海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推荐科室;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长期收治大量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脓肿、颅内动脉瘤、脊髓肿瘤等病人,有较高的开颅手术治疗水平和救治成功率,尤其在脑血管病和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急诊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神经外科更大力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微侵袭治疗方法,在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降低了病残率,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微创治疗的专科特色,效果良好。另外,神经外科对先天性脑穿通畸形病人的治疗采取了独创性的新手术疗法,取得了上佳的临床效果。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疗成功治愈了大量颅内血肿及重症原发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目前开设有神经外科、头晕头痛专科、脊髓外科、癫痫外科等专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器官移植科

器官移植科为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重点学科。1986年广州市属医院第一例肾移植,2004年4月首批通过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移植质量评估A级单位,2008年通过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移植质量评估复审。近几年来,肾移植例数和质量均名列省内前茅。我科正逐渐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功能齐全的特色专科。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6名,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4名,博士后1名,硕士3名。其中3名副高以上医师主刀完成了百例以上肾移植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队伍技术精湛,在肾移植等重大的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服务周到。

我科临床业务发展迅速,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肾移植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8%,3年人肾存活率达85%以上。肾移植病房设有病床20张及8张隔离监护病床,各项心电监护设施齐全,术后实行24小时特别护理。与肾移植相关的实验室设备齐全,除能开展生化、血液免疫、病原体、移植肾病理等检查外;还开展了组织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实验、淋巴毒实验及多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FK506等)血药浓度监测。并开展了HLA氨基酸残基配型,为PRA增高的患者寻找合适的供体,提高了受者相配率。


相关新闻:

焦格巴:用银针串起的医者情怀

无论是晨光熹微的清早还是彩霞辉映的黄昏,人们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藏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都可以看到一个平易近人的大夫,手拿银针忙碌在两个诊室里,虽然他还不满50岁,但皱纹已布满了他的额头、眼角,他就是深受患者欢迎的草原“神”医焦格巴。

在草原上,关于焦格巴医治病患的神奇传说有很多———身患多种疾病瘫痪在床的大柴旦牧民曲力腾,经过焦大夫针灸、按摩以及特殊的药物治疗,现在已能够坐立;戈壁乡73岁的牧民杨德格偏瘫多年,经过焦大夫一个多月的悉心治疗,竟然自己走出了医院……一个个被焦格巴医生治愈的病例在广袤的草原、机关单位、工矿牧区口口相传。

名医与庸医似乎是一字之差,其实,本质的差别是为医者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的焦格巴,自小与别的放羊娃一样,业余时间伴随着他们的是一群群牛羊。变化出现在焦格巴母亲患阑尾炎的那一年,对于城市人来说阑尾炎只是一个小炎症,而相对于地处偏远的牧区来说,久拖不治的阑尾炎是足以致命的疾病。幼小的焦格巴每当看到母亲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他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从此,有了理想的焦格巴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放羊娃。

对于许多14岁的少年来说,人生之路似乎还刚刚起步。而此时,焦格巴已正式拜师当地有名的医生曲德格门下,每天黎明即起,背诵、学习、抄药方。神奇的草药、奇特的脉象、《九棵如意树》的示意图、深奥的《四部医典》……从蒙医的古典理论到整体观理论,恩师曲德格倾囊相授。

有着千年历史的蒙医,同时吸收了藏医、中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精华,而与其他医学谱系不同的是,蒙医学最看重采药的时间,根据不同时令采摘的药草,会产生不同的疗效。于是,每逢假期,焦格巴都跟随曲德格上山采集各种草药……

焦格巴初中毕业时,16岁的他终于在家乡巴力沟村当了一名村医。几年后,工作出色的焦格巴被乡政府选送到省卫生学校学习临床医学知识,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到怀头他拉镇卫生院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到院长,他一干就是20年。

怀头他拉镇距离德令哈市区50公里,属高寒缺氧地区,因农牧民逐水草而居,以及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性,也导致了患风湿病、骨伤、心血管疾病多发的特点;又因为缺医少药,许多农牧民无可奈何地把小病熬成了大病。焦格巴真切地感受到,价格低廉的草药再配以简便易行的针灸、推拿是医治这些疾病最常见、最有效的疗法。每到采摘时节,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在高山峡谷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有人说:“用良心从事职业,那职业成果一定是圣洁的。”一个个患者在焦格巴的精心治疗下康复了,焦格巴的名字在草原上不胫而走。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上级部门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焦格巴担任了镇卫生院的院长。从此,只要有病人,他24小时随叫随到。在他的带领下,原来医护人员的懒散作风不见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也直线上升,2000年和2002年卫生院被评为“德令哈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

在从医这条道路上焦格巴走得很辛苦,心系患者的他,一次次艰难地实现着人生的自我超越

2002年,焦格巴被调到了德令哈市疾控中心。勤奋好学和多年来的从医经历,使焦格巴在骨质增生、骨折风湿病、脑震荡等高原地区常见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治疗经验。

2008年,他又被调往州蒙藏医医院的骨伤科。而此时的焦格巴由于长期的辛苦工作,心脏病、高血压、肩周炎等疾病已严重侵蚀着他的身体。带着疾病,焦格巴投入了忘我的工作,直到他倒在诊室里,然后被紧急送往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一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他就急忙返回岗位———直到现在,他依然是肩膀痛了就服几片药,血压升高还是服几片药……

医院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曾特别为他制定出弹性工作时间,甚至还考虑到每天限量挂号。“我不能让病人等我,更不能让他们来了看不上病。”不久,焦格巴担任了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几十年的从医经历,让焦格巴对蒙医学的传承与弘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蒙医学在治病救人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蒙医学受制于居无定所的制约,有关蒙医治疗方面留下的记载太少,有些甚至没有记载,而蒙医学的传承也与其他门类学科一样,自古也有不成文的传统:“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在治疗技术方面他们更讲究口传心授……行医几十年,他眼见一些名医手握秘方一辈子秘不示人,结果随着名医的离世,秘方也随之消失,导致一些原本可医治的疾病成为疑难杂症,这些又反过来影响了蒙医学的发展。

行医多年,他终于悟透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第三代蒙医学传人包玛沙大夫去世前留给子孙的遗言:“在我百年之后,整骨大夫会像沙坨子里的兔子一样多起来的。”焦格巴认为,包玛沙的这句话并不仅仅是说与他的后人听的,更是给他们这些热爱蒙医学的后辈警醒———只有毫无保留地传承蒙医学,才能让这门古老的医学发扬光大。

不分内外、不分民族、不分男女,凡有志于蒙医学的后辈都可以成为他的徒弟。蒙古族的卫东、帕格木措,藏族的卓玛、汉族的黄丽已经成为焦格巴新带的弟子,经焦格巴言传身教的徒弟如今已有20余人,其中一些人已成为年轻的骨干。

带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焦格巴同时开始研制失传已久的秘方。只有中专学历的他一头扎进了蒙医药古籍中,经过不懈努力,失传已久的“银烙铜烙疗法”在医院得以重新开展。这种借助蒙医三根学原理,使用特制器具进行熨热的治疗方法,让患有骨刺、风湿、偏瘫的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同时,他还研制出了简单易行又疗效独特的药棒穴位按压法、外用贴敷疗法……

“每试验一种方法,焦格巴都是自己掏钱,再加上他为贫困患者垫付的医药费,每年他个人的花费都在万元左右,而他每月的工资还不足4000元。妻子长年患病、孩子还在上学……一家四口的生活都靠他微薄的工资支撑。”医院领导和同事谈起焦格巴,除了敬佩,更多的是一种感动。

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不能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就不可能认真研究怎么解决这个病痛,他的医术就不会提高

今年1月4日上午8点30分,当焦格巴来到“治未病中心”时,诊室里里外外已坐满了等候治疗的患者,更多的患者或蹲或靠在诊室的走廊候诊。

神情萎靡的华清加直到11点30分才排上号。他说,由于不慎滑倒,连日来头晕、恶心、呕吐、心慌……只见焦格巴拿起一根白线测量了他双手的中指,又摸了摸他的枕骨,随后抱住他的头,敲击了几下,紧接着为他缠上纱布,前后不过十来分钟,华清加的神情立刻有所改变,双目开是有神,人也随之精神了起来。

其实,这些看似简单的疗法,来自于焦格巴几十年不间断的临床实践。“正脑术”是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专治脑震荡的一种治疗方法,焦格巴在继承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又揉进了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他用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的疗法医治的脑震荡患者已达上千例。

接近中午12点,焦格巴才看完当天挂号的病人。他立即为前来复诊的患者孔菊花针灸、拔火罐、药敷……“你感觉怎么样,膝盖处还有没有酸痛的感觉?”细心的手法、轻柔的话语让孔菊花焦急的心情平复下去。孔菊花忘不了,去年底,她坐着轮椅从尕海镇来找焦格巴大夫时的情形。孔菊花身患多种疾病,丈夫又是残疾人,夫妻俩仅靠卖酿皮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因患骨性关节炎多年得不到治疗,她的两个膝关节里的积液将关节处的皮肤撑得透亮。在每日复诊的病人中,焦格巴都是第一个为孔菊花治疗,一个疗程又一个疗程,孔菊花的两个膝关节慢慢“瘦”下去了,从能坐一会儿到能站一会儿,直到她拄着双拐可以干家务。

给孔菊花做完治疗已是中午1点多钟,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草草吃了盒饭的焦格巴满脸疲惫地靠在就诊椅上。整整一个上午,记者亲身体验了焦格巴的忙碌,正在此时,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诊疗室的宁静,53岁的蒙古族妇女才其格满含歉意地站在门口,因家中有事,她想将复诊提前到中午,焦格巴二话不说,迅速起身点燃酒精灯,治疗的银棒上下翻飞,几秒钟就将才其格脚部的几个穴位进行了熨热。才其格患骨刺已近两年了,虽经多方求医问药,但效果总不理想。“幸亏遇上焦格巴大夫,我可怜的腿终于能走路了。”

此时,又有患者陆续走进诊室,焦格巴又开始忙碌。时针指向下午的6点10分,虽然已过了下班时间,但这里丝毫没有下班的迹象,戈壁滩上肆虐的狂风将治疗室的窗户吹得“啪啪”作响,然而在治疗室里却充满着宁静和谐的气氛,医生们忙里忙外,患者或闭目休息或聊天,日光灯将里外两间诊疗室照得雪亮,汗水不时从焦格巴额头渗出,言语间他早已气喘吁吁,但他对病人依然是慢声细语:“你不能再这样干体力活了,听到没有啊?”

这样的日子,焦格巴过得紧张而充实。因为有了这样的每一天,无数的病患重新拥有了健康快乐的生活;因为有了这样的每一天,蒙医医学,这项传承了千年的医术在这里不断得到发扬和光大。

古希腊盲诗人荷马说:“温和的谈吐源于仁慈的人心。”多年的从医经验让焦格巴深切地体会到:治疗当中要让患者有一种被怜爱、呵护的感觉,只有通过治疗时与患者的肢体接触、眼神交流,才能在医患间达到交流的默契———这样,医生就能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也能尽早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术固应求一流,而焦格巴展示给患者更多的,是医者仁心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