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华亭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华亭县人民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华亭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电话:0933-7721703

地址:华亭县东华镇南新街217号

介绍:

华亭县人民医院的前身是1950年8月成立的县人民卫生院,院址在县治正街(今农业银行址),始有工作人员3名。

1951年2月,卫生院迁入县治正街教育局(今东华小学址)。

1953年8月,开设简易病床5张。

1954年,在县治西巷(今县一医院址)划拨地基5亩,修建砖、土、木结构平房7间288平方米,门诊部迁入新址。

1955年9月,卫生院在山寨回族自治区成立了医疗站。

1957年,卫生院修建住院平房140平方米,开设简易病床(土炕)11张。

1958年 5月,华亭、崇信两县合并,人民卫生院改为华亭县东华卫生院。9月1日,又更名为华亭县东华医院。

1959年1月19日,华亭县东华医院改称平凉市华亭医院,3月10日,正式定名为平凉市华亭人民医院。

1962年3月,平凉市华亭人民医院改名为华亭县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县一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门诊开设9个科室;住院部开放病床16张。

1968年5月10日,成立县一医院革委会。 16日,县一医院革委会易名为华亭县第一人民卫生院革命委员会,并纳并了卫生防疫保健站。

1971年,新修门诊10间588平方米,病床增至35张。

1972年11月,改称县一医院革委会。

1973年,医院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1975年3月,医院新建2层住院楼642平方米,病床增至83张。

1978年10月,县一医院革委会撤销,复称县一医院。

1979年,医院新增五官科、急诊室,并组建了内儿科和外妇科两个护理部,全院职工增至67人。

1983年5月,开设传染病床32张。

1985年底,开放病床114张,分内儿(含中医)、外妇l含骨伤)和传染3个病区。全院职工达到131人。

1989年,实行院(站)长负责制。

1993年1月,建成五层住院楼竣工使用,院部始设儿科、内科、妇产科、外科,床位计划增至202张,实际开放150张。

1996年,医院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在医院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制定了“医德奠基、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医疗第一”的办院宗旨;“抓管理、培养人、添设备、变环境”的运行模式以及“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竞争意识。

1997年,成立了病理科。5月,县政府确定县一医院为“窗口行业文明示范点”。9月,省卫生厅“爱婴医院”、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先后通过评审,随后给予命名。 12月,“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命名。

1998年7月,建成标准化制剂室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中医学校教学医院。1l月,外科、骨科剥离分设。

1999年,县政府确定县一医院为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推行院长负责制。8月,县一医院出台了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方案。10月,县级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给予肯定,并在县级医院推广。11月12日,县政府办公室批复挂牌成立华亭县急救中心。至此,县一医院综合实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全县医疗、康复、急救中心。

2001年,成立东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县一医院管理,2004年脱离。

2003年3月,县委、县政府卫生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会批准医院改扩建总体方案,改制3户国有企业,扩增土地5968平方米实施医院南扩,新建门诊、医技等业务用房,至此医院总占地达到28.8亩;并通过职工集资、招商引资等方式购置CT、C臂、数字减影胃肠机、腹宫腔镜、彩超等大型设备;至2008年,先后建成医技楼、门诊楼、传染病楼,改建住院部,医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0239平方米。随后,增建信息化管理HI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中心供氧、床头呼叫、电梯等医用设施,建成标准化药库,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

2006年,召开第二届职代会,讨论和审议出台了《华亭县第一人民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方案》、《华亭县第一人民医院轮训进修方案》,转变服务理念,增进管理水平,全员全面开展脱产轮流进修学习。是年,荣获全省护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开辟西安、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学术交流,脱产学习路径,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科室主任整体在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轮训,科室护士长整体在解放军宝鸡三院轮训。是年,荣获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7月,国家卫生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通过复审命名,省卫生厅批准编制床位由180张增加至288张,但实际开放330张。全院职工整体在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三级医院有组织地考察学习管理和服务经验。是年,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

2009年,荣获“五一巾帼奖”称号。7月,在全市同级医院率先购置磁共振,投入使用。12月8日,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县一医院迁建,在县城西区新建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技术力量雄厚的县级综合医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010年4月,县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审定通过了县院整体迁建规划蓝图。确定总投资1.4亿元,建设面积42355平方米,两年建成一所人性化、现代化、园林式的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综合医院的总体思路。


相关新闻:

甘肃省四家医疗卫生机构获殊荣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正式公布2014年全国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名单,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古浪县人民医院、庄浪县人民医院、民乐县妇幼保健院名列其中。此次评选活动自2014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来,经过申报单位自评,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估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后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示范单位称号自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

据了解,自国家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已有24家综合医院创建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家妇幼保健机构创建为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记平凉市政协委员、华亭县人民医院医生孙传祥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充分展示政协组织的新作为和政协委员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本报从今天起开辟“政协经纬”专栏,宣传报道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成效和各条战线、不同岗位政协委员的典型事迹。

孙传祥,平凉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华亭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良好的医德、高超的医技使他广受赞誉。全省“222科技专家人才”、“平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员”、“华亭县十佳科技工作者”等十几项荣誉,点缀了他25年的从医道路。

1986年7月,孙传祥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到华亭县人民医院工作,由于他不怕吃苦,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外科业务骨干。1990年,西华镇一位四十多岁的骨盆骨折患者专程找到孙传祥,请求为他做骨盆髋关节手术。骨盆髋关节手术是较为复杂的外科手术,而华亭县医院当时没有专门骨科。孙传祥建议病人到省、市大医院请专家做手术。可病人痛哭流涕地说:“孙大夫,到外地治疗固然好,但花费太大,我一个农村家庭那能筹到这笔钱呢。我们就是冲着你来的,这刀我们就请你开,开不好也不怪你!”病人家属这样说,孙传祥既感动又为难。在病人家属的坚持下,孙传祥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开始手术了,经过8个小时的努力,手术终于成功了。

病人的需求、医院的滞后,让孙传祥感慨万千。如果能成立一个骨科,既能减少患者赴外就医的花销,又能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孙传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但当时仅有他本人进修过骨科,科室其他3名医生均是从其他各科选来的人员。骨科和神经外科业务工作都是从零开始,为了工作正常开展,他们经常吃住在科室,加班加点,24小时工作是常事。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指导下,华亭县医院骨科先后引进并成功开展了“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运用技术”、“骨折不愈合治疗技术”、“脊柱创伤”、“四肢关节”等近百项骨科新技术,《肘后关节手术入路改进技术》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多段粉碎骨折技术》分别获得平凉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007年8月间,骨科收治一例农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血肿清除后去骨瓣减压,但骨瓣无法按冰冻条件保存在家中。家属十分着急,到处找朋友帮忙,但他们均因思想观念陈旧,一一拒绝保存骨瓣。孙传祥了解情况后,毅然将患者骨瓣收存于自家冰箱内。两个月后为患者把骨瓣重新移植回颅脑。

“患者的康复就是医生最大的幸福。”孙传祥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尽可能提高每位重症患者的康复质量,在他们出院时,孙传祥都作了详细记录,出院时仔细交代康复方法和计划。利用休息时间,他骑自行车到病人家中定期随访,进一步指导、督促治疗。尽管十分艰辛,却无比欣慰。

孙传祥2002年被推选为平凉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华亭县政协委员和常委后,无论本职工作怎样繁忙,他都积极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和建议。“5·12”地震后,他在调研中了解到安口旧城区好多下岗职工生活困难、住的多是六七十年代又矮又旧的土坯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他提出“尽快开展我市廉租建设”的提案,这一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主席亲自督办的重要提案,县上很快启动了廉租房建设工程,连续两年解决了上千名困难居民的住房难题。他还先后提交了“加强县城车辆管理,改善煤尘污染”、“增加乡(镇)卫生院建设投入,保证医护人员收入”等建议、提案,并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追记华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柳杰

11月4日,华亭县人民医院庄严肃穆,哀乐低鸣,近300名医护人员和病人泣不成声,一起为一名年轻的医生作最后的告别。为了抢救病人,年仅28岁的华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柳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能挽救一条生命,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柳杰同志200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年12月份进入华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成为了一名“急救战士”。

相对于医院普通门诊,急诊科更像是救死扶伤的战场,医护人员工作量大、风险高、突发事件多,常常一个上午喝不上一口水。但满腔热血的柳杰却十分喜欢这份工作。“能挽救一条生命,我再苦再累心甘情愿。”柳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9年10月的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柳杰刚要休息,科室主任窦小宁打来电话:西华镇发生一起车祸,2人被车撞倒,病情十分危重。

伤情就是命令!柳杰带领急救组以最快速度赶到事故现场。原来,雪天路滑,一辆货车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车体严重变形,司机被紧紧地卡在车里,生命垂危。柳杰赶紧躬下身子,踩着玻璃渣爬进车里进行急救。刺骨的寒风中,输液瓶内的药液随时都可能凝结,怎么办?柳杰高举输液瓶,用手捂着输液瓶,十分钟、二十分钟……直到凌晨4点伤者被消防队员救出时,他在冰天雪地中站了近3个小时,两手冻得发青。

2010年2月23日,一辆从大柳煤矿发往县城的公交车发生事故。现场环境恶劣,周围杂草丛生,地上一片狼籍,横七坚八地躺着伤员,山风吹来夹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两名重伤员奄奄一息,柳杰毫不犹豫地为病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使病人在现场得到及时的救治,十几名伤员全部得救。

在急诊科一年多时间里,柳杰出急诊100多次,抢救重症病人180多人次,放弃了60多个节假日。“危急时刻,他总冲在最前面!”

“他能吃苦,危急时刻总冲在最前面,是我们急诊科一名难得的人才!”说起柳杰,县医院急诊科的大夫、护士都赞不绝口。

在急诊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柳杰成了科里的急先锋。2010年7月,安口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恶劣的天气让人心里发怵。柳杰自告奋勇担当起这次抢救任务的值班医生,乘急救车火速赶往现场。借着手电筒的一束亮光,只见两名伤者面部血肉模糊,神志不清,初步诊断两人都为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危急。柳杰在给予包扎止血后,抬起伤员往救护车上搬。但雨大路滑,加之伤员身体较重,柳杰一个趔趄身体顿时失去了重心。在跌倒的一刹那间,柳杰急忙伸出右腿顶住担架,伤员没受到一点损伤,但承负150多斤重量的担架将他右小腿划出一道10多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无独有偶。去年秋天,旧城区一位老人冠心病突发,需抢救。柳杰赶赴现场后,发现患者住在6楼,而且楼道狭窄,担架根本派不上用场。情急之下,他将体重130多斤的患者从6楼背到救护车上,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救治。“他是为了救我而殉职的!”

2010年10月30日,无论对华亭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还是柳杰医生的家人和他抢救的患者,都是一个无比悲伤的日子。接到河西乡一名交通事故伤员的求救电话,柳杰医生和往常一样,在第一时间带领救护组赶赴现场。当他接到伤员返回,急救车在平华公路51公里处不幸与一辆拉运石料的自卸车相撞,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和驾驶员全部受伤,年仅28岁的柳杰不幸遇难。被救助的伤员秦德福悲伤地说:“他是为了救我而殉职的!”

据秦德福回忆,柳杰在车上多次给他检查伤情,叮嘱护士时刻观察液体,还不停向医院打电话联系体检项目和床位。这么好的一个大夫,怎么会遭遇不测呢?现在,秦德福心里充满了悲痛和后悔:“要不是为了救我,柳大夫就不会有事!”

一个用生命守护“绿色通道,生命绿洲”的人,他的离去牵动了无数干部群众的心。县上领导多次看望和慰问柳杰的亲属,解决家里的生活困难,上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了柳杰同志的哀悼活动。日前,县医院开展了“学先进、比奉献、创佳绩”的学习活动,用实际行动向这位身边的战友表达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