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maikongjian.

地址:中国重庆市临江路76号

邮政编码:400010

医院总机:023-63693000

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380张,年门诊量超过百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5万人次,年手术量超2万余人次。拥有价值近4亿多元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有53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现有博士学位点27个,硕士学位点29个,并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有20余名,有博士、硕士生导师近150名。有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工程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国家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设在本院。

       近年来,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设有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微创外科中心等15个市级医学中心,广泛开展移植技术、介入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微创技术等特色技术,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承担重医多层次医学生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50余名和本科生近千人。感染病科和神经内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和肾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60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逾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60余项,获专利授权40余项。主办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及《肝博士》。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利用位于解放碑的优越地理位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全力打造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并正规划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国际医院,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技术:

产科开展助产新技术---无保护会阴接生 降低会阴侧切率

本着一切为产妇着想、以产妇为中心的原则,为提高产科助产质量,减轻产妇生产时的痛苦,保障母婴医疗安全,陈志美副护士长到北京学习先进的助产理念和助产技术——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产科孙江川、董晓静副主任的大力支持下,专门指定肖瑾副教授对接生质量进行把关,将无保护接生推广应用于助产技术,从8月至今已开展34例,无裂伤5例,I°裂伤29例,II°和III°裂伤未发生。

     传统的接生法为了避免会阴严重的撕裂伤常规进行会阴侧切或正中切,给产妇带来的是永久的瘢痕。无保护会阴接生突破了传统的助产技术,助产士用左手控制胎儿头部娩出的速度,不对会阴进行任何人工干预,而产妇只要和助产士密切配合,均匀用力就可以了。这样助产士不用右手去刻意保护会阴,反而使会阴能够均匀受力,从而减少了会阴的撕裂伤,甚至使会阴无裂伤,有效地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同时更好地为广大孕产妇服务。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院产科的助产技术又提高了一大步,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跨入了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钟玲 罗小东 周瑾 蔡汉钟 华媛媛 董晓静 周玮 杨锡蒂 徐洲 李小木 王勇 熊正爱 丹阳 胡丽娜 李敏 刘建 周虹 蒋兴伟 孙荻娜 潘丽华 刘维超 杨竹 林明杰 刘其芬 刘月生 卢娜 曾飚 孙江川 傅杰科 吴艺佳 曾建华 舒文 常淑芳 刘云 黄余良

急救、普通急诊     袁克文 高静涛 孙建平 于进祥 谢好群 王若楷 丁小谋 严元刚 凌宗秀 周承书 肖宁 王鹏飞 谢宗义 陈晓东 王晓龙 张献全 夏玲 屈健宁 张安 邹世荣 潘重光 刘丽娜 曾祝伦 邓先容 曾可斌 简华刚

感染病科(原传染科)     周智 蔡大川 任红 凌宁 赵有蓉 石统东 秦波 石小枫 刘杞 曾维群 张大志 何华 王志毅 郭树华 陶鹏

呼吸内科     蒋幼凡 周向东 王导新 江德鹏 李升锦 张和生 李升锦 童瑾 李娜 梅同华 张婷 李长毅 李敏超 兰箭 孙蓓蕾 杜先智 刘俊峰 张淳

消化内科     孟凯龙 何松 梅浙川 冯晓霞 吴显才 李孝生 沈薇 高健 杨朝霞 吴蓉 宁波 沈鼎明 陈伟庆 张霞 高建 郭进军 戴立里 左国庆 靳文军

神经内科     向鸣 李长清 李小凤 张志敏 胡长林 王健 余震 陈莉芬 罗海彦 陈阳美 邓芬 童林艳 毛思中 吴禹 李晋芳 张莉 赵海英

心血管内科     佘强 黄晶 高大中 兰先彬 陈运清 罗开良 刘增长 殷跃辉 刘东 刘地川 胡蓉 邓昌明 苏立

眼科     钟光辉 吴迪英 米国莲 范灵会 刘杰 刘苏 郭华兰 马华锋 杜之渝 徐智勇 周希瑗 王茜 陈公洁 杨淑群 李立 胡晓鹏 汤永强 卢苗青 张玉 信栓力 郭金惠 刘艳丽

内分泌科     李荣 刘东方 王玉君 严钟德 龙敏 郭常辉 陈隽 杨刚毅 程伟 王波 张明

超声影像学研究所     徐赤裔 张群霞 刘旺国 毛薇 吴培义 张金山 张茂惠 李慧珍 张欲晓 冉海涛 卢岷 谢昭鹏 曹小玲 蒲世玉 李佩希 贺雪梅 郑元义 李克耀 高秀峰 王志刚

普通外科     罗文军 曾晓华 王继见 沈庆明 孙建明 余永康 朱代华 王亚旭 周洪伟 李洋 贺瑞珍 谭亚黔 陈以宽 杨永德

耳鼻喉科     李熙明 李元模 陈惠宇 刘阳 蒲一平 李康泰 周翠英 王斌 苏俊波 骆文龙 王志强 李幸飞 罗志宏 杨金国

麻醉科     焦建中 朱宝琦 赵强华 何丽霞 聂春发 田泽丹 陈玉培 邓庆平 李茂忠 季道如 徐昆 王莉莎 但伶

骨科     黄朝梁 邓忠良 陈富 程昀 陈亮 陈世荣 柯珍勇 尹良军

老年病科     王妍 李春 刘瑜 袁忠明 吴庆 陈庆伟 胡剑珂

皮肤科     胡敢 邓娅 黄正瑶 段辉全 翁瑞全 郝进 高公民

肝胆外科     丁雄 杨慷 龚建平 薛强 李钺 陈晓光 刘长安 刘作金 吴传新 涂兵 李生伟 郑明

康复医学科     宋琦 许川山 魏安宁 肖国庆 虞乐华 殷樱 贾峰德 潘从清 荣海钦

泌尿外科     王冀平 王克勤 胡自力 张唯力 姜庆 徐光勇 刘川 张荣贵 杨光永

口腔科     刘国庆 彭梁正 毛庆芝 陈孝惠 赵运流 江庆丰 赵学兰 高志 李建华 常祥平

病理科     谭光智 马英 赵红 于成银 冷志

胸心外科     邓宏军 成娅丽 申林 程波 汪天虎 付新平 张力平 郭艳明 杨晓凌 陈诗奉 江跃全

保健体检中心     徐明琪 徐明祺 黄学清 张桂蓉 薛亚梅 宋建秋

神经外科     张宣文 陈维福 谢宗义 马颖 朱鹏 程远 常正 唐博 郭丹 顾海涛 凌平

血液科     岳涛 朱琦 娄世锋 张胜利 陈姝 李国群 陈林

HIFU肿瘤治疗中心     王斌 朱辉 黎克全 陈文直 金成兵 刘春燕 张哲 张炼

检验科     赵东 鲍依稀 李兴禄 曾祝伦 李素 陈维贤 王毅 黄长武

中医科     李江 宋代义 贺丹 田生望 陶红 王辉武

肾病、风湿病科     唐琳 冯利平 陈建伟 倪立青 胡廷海 陈丽华 雷建蓉 廖晓辉 钟玲 刘玲 蔡莹 张玲 余渊 文俐 李增高

整形美容科     张文红 朱明秀 陈谋 田怡 王量 牙祖蒙 陶世先 黄伟光 金岚

肝炎研究所     刘杞 张定凤 蔡大川 陈嘉榆 郑建

核医学科     严清波 孙毅 陈太弟

肿瘤科     何姝 罗治彬 郭慧琳 袁耿彪

急诊科     邓先容 凌宗秀 陈晓东 潘重光 秦开秀 张安 宗建春 曾可斌 刘丽娜 梅英 王鹏飞 严元刚 肖宁 邹世荣 夏玲 王晓龙 屈健宁 周承书 张献全

乳腺外科     陈锡仁 印国兵

心理咨询     纪小抒

创伤、烧伤     简华刚

妇科     李敏 王勇 刘云

感染病科     张大志 周智 郭树华 何华 石小枫 陈国民 郭渊 邹淑碧 胡鹏 蔡大川 曾维群 刘杞 王志毅 任红 凌宁 石统东 陶鹏 赵有蓉

药剂科     赵春景 覃伟


新闻:

卫生部专家张中南教授指导我院优质护理工作

为切实加强我院优质护理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11月17日,护理部特邀请卫生部医学专家张中南教授指导我院优质护理工作。我院梅浙川副院长、护理部甘秀妮副主任、全院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及教学组长出席了在我院统战部七楼会议室举行的研讨会。

首先,护理部甘秀妮副主任就我院护理概况以及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历程、所做的工作、已取得的成绩及工作设想作了汇报。随后,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人本位”优质护理理念,即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高度关注病人,观察判断处理病情,有针对性地缓解病情,尽量满足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并将“人本位”优质护理理念与我院“三全”护理理念有机结合,从安全、疗效、效益三方面进行讲解,即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提供科学的护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的行为在病情发生细小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观察到病情变化,预防疾病发展,抑制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加快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会议后梅浙川副院长对张教授将我院“三全”护理服务内涵与“人本位”优质护理理念的有机结合、深入剖析的观点表示赞同及感谢,并希望全院护理人员能将此理念在我院深入开展落实。

随后,张中南教授在甘主任的陪同下指导了神经内科、骨科的优质护理查房,全院科室护士长、助理护士长及教学组长参与了此次查房。本次查房重点查了两例病人,张中南教授仔细查看并询问了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等,然后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意见。他强调,要加强对病人术后疼痛、饮食、康复知识等方面的护理,护理问题可通过医生诊断、病历书写、医嘱、病情观察等找寻重点,护理措施落实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细化和量化,要通过亲自为病人护理的过程,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活变化。同时,在护理查房中,张教授提出“不放过任何一个症状和体征”对护士启发很大,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除了查房、交接班外,还可通过健康宣教、输液、生活护理、整理床单位、与病人握手等很多方式观察病情,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寻找到疾病变化的蛛丝马迹。护士到病房打针输液、测体温时可先跟病人寒暄,“今天感觉怎么样?”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再问“有什么不舒服吗?”以此了解病情是否出现变化,有无并发症的早期表现;第三个对话“好点了吗”及时掌握治疗效果。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其实可以引导病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简短的语言交流观察病人的表情,发现病情变化的早期征兆。

通过张教授对我院“三全”护理服务内涵与“人本位”优质护理理念的结合与灌输,使我们对优质护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有利于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要做好优质护理工作,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力争把该做到的做得更好,没做到的努力做到,从而达到护理人员的记录能够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出病人病情动态变化,并为临床诊疗所应用,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做好优质护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张中南教授对我院“三全护理”内涵特别关注,对责任护士分管病人护理查房工作高度肯定,优质护理工作模式运行良好,并充分发挥了卫生部优质护理重点联系医院的示范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