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6thhosp./index.html

地址:上海市宜山路600号

电话:021-64369181

预约门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预约门诊告知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及满足不同需求,医院将正式开放免费预约门诊,具体内容如下:

一、预约方法

1、预约中心电话:64757781、64757782

特需门诊预约电话:54972001、64369181*58613

2、现场预约:门诊大厅预约中心

3、诊间预约:就诊结束后直接与接诊医生预约

4、网上预约:点此进入

二、预约时间:

周一~周六:上午8:00~下午4:00(请提前3-7个工作日预约)

三、预约注意事项

1、预约时请按实名提供有效证件号,例如医保就医提供社保卡号,自费提供身份证号和/或自费卡号。如果姓名与证件号不符则不予办理。

2、在六院再次就诊的病人,请提供相应的就诊卡号(社保卡号或医保卡号或医联卡号或自费卡号)。
3、预约时请主动提供正确的电话号码,以便医生停诊时能及时通知。

4、患者因故不能按约就诊者,应提前电话告知预约中心取消预约号,否则医院按失约处理,一定的失约后医院将不再提供预约服务(详见违约管理)。

5、按就诊时间预约的门诊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就诊时间与预约时间有一定偏差,敬请见谅。

6、为减少对其他病人的影响,预约病人请按预约时间前来就诊,超过预约时间30分钟者或医院规定的挂号时间,各科有权根据当时就诊情况处理解决。预约病人就诊过程有适当优先。

7、由于本院预约门诊尚处在试行阶段,有不完善的地方敬请谅解。医院根据运行流程及制度具有解释权。


门诊就医流程

门诊就诊须知:

1、初诊病人请填写“初诊病人登记表”,无病历卡病人请同时填写“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门急诊病历”,预检后挂号;

2、挂号窗口:普通门诊--普通门诊挂号窗口,专家门诊--专家门诊挂号窗口,预约病员--预约挂号专窗,特需门诊--门诊13楼特需门诊挂号窗口,复诊病人可在各楼层收费处挂号;

3、自助挂号:持有本市医保卡(带芯片)、本院就诊磁卡的普通门诊复诊病人,可选择自助挂号机完成挂号;

4、挂号后,请到候诊区域安静候诊,就诊顺序请根据挂号发票下方的号序;

5、专家、特需门诊号源有限,请先预约后挂号;

6、挂号后当日就诊有效,隔日作废。每次挂号只能对应看一个科室,请根据需要挂号。


急诊就诊须知:

1、急诊24小时服务科室: 急诊抢救、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泌尿科、心胸外科

2、急诊抢救、内科、外科、骨科、儿科为24小时坐诊,其余科室部分时段实行呼叫到岗制。

3、皮肤科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六:16:45-22:00,周日:11:30-22:00。

4、急诊放射摄片24小时服务,急诊心电图、B超24小时服务,部分时段实行呼叫到岗制。

5、就诊过程有问题,请与预检护士台联系。


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等流程

1、办理入出院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7:30-11:30下午13:30-16:30。

2、住院查房时间:上午8:00后,下午16:00后。

3、探视时间:重症病房每天下午15:00后。

转科、转院制度

一、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会诊后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由护士通知住院处并按联系的时间转科、转出科须派人陪送病员到转入科,向当班护士交班,当班护士应及时通知接受科医师,重危病人转科必须有医师陪送,并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转入科写转入记录。

二、因本院专业限制,对不能诊治需转院的病员,要经科内讨论或科主任同意,由医务处预先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晚上、节假日,应向总值班汇报,由总值班负责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对方同意后转院。

三、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有导致病情恶化以至死亡可能,应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转院。重危病员转院时,科室应派医护人员护送,并随带病史摘要。转院之前,经治医师要与患者或代理人谈话,说明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意外,在取得患者或代理人同意及理解后,请他们在转院病程录下面签字。

四、如病员病情危重,不允许立即转院,而病员或代理人坚决要求转院,则应向他们详细说明病情及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将谈话内容详细记载病程录,由病员或代理人在该病程录下面写明:自动出院,并签字后,院方可准予病家将病人带走。


新闻:

预约工作稳步开展 专家门诊挂号有序

    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从2009年9月下旬至今,我院门诊预约工作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预约门诊已扩大至所有科室,自9月21日预约门诊正式实行以来,我院特需门诊达到100%预约就诊,专家门诊预约人数占同期专家门诊患者人数的10%。预约服务的开展,在合理分流患者方面作用明显,尤其对专家门诊挂号高峰时段的缓解作用显著。以往专家门诊挂号的队伍甚至贯穿了整个门诊大厅,队伍排到了取报告处,如今专家门诊挂号窗口的长龙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导医反应,专家门诊挂号高峰时段的排队压力减小了,患者也表示门诊大厅的就诊环境更有序了。在不断改善门诊环境、开展门诊动态化管理等措施的同时预约门诊的出现适时地为门诊的管理、高峰时段患者分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从目前运作的情况来看,所有通过预约就诊的患者占我院同期门诊人数的比例依然较低,尤其是普通门诊。面对预约门诊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院领导、工作小组总结分析,冷静思考,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是加大了宣传力度,进行全院动员而且协调各科通力进行配合。预约门诊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部分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及协调。不但要有领导的全力支持、全院职工的通力配合,还需要患者的理解共同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广泛宣传特别是对直接接触患者的门诊医务人员进行了宣教要求全面理解预约工作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这部分人员对患者的积极宣传将对推动预约门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社区宣传、开展网上咨询等方式加大对患者的宣传。在各个诊区我们向病人发放《告病员书》,告知病人预约方法、时间、内容等。我院预约门诊的方法包括:1、电话预约:其中预约中心电话为:64757781、64757782;特需门诊预约电话:54972001、643691818613;2、现场预约:地点在门诊大厅预约中心;3、诊间预约:患者可以在就诊结束时请医生直接预约。受理预约的时间为周一至周六,上午8:00~下午4:00。患者可以预约包括特需门诊、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在内的所有门诊。

    其次,还需进一步改进预约流程及模式,从细节上着手,让医生及患者从细微之处体会到预约门诊的方便。早在我院预约门诊开展之初,对预约门诊流程的更改修订就重复了十余次,足以见其之重要性。应该重点为需要多次复诊的普通门诊患者提供预约服务,增加门诊预约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对复诊率高的专科、专病门诊如老年人常见病、肿瘤、口腔治疗、产前检查、针灸推拿等,逐步实现多数患者通过医生诊间预约。另外,仍需不断完善计算机预约操作流程,使其更加简单、易行、人性化,医生在工作站中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完成诊间预约工作,预约中心工作人员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脑程序决定了预约门诊服务是否能高效地受理、变更及取消。


介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始建于1904年12月,其前身为上海西人隔离医院,1947年改为上海市立第六医院,196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定床位1766张,实际开放床位1950张,设有33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

20世纪40年代,医院逐渐汇聚了众多名医大家:董承琅、宋杰、周诚浒、邹仲、姚和清、梁树芳、胡志远、高日枚、殷木强等成为医院中坚力量,粟宗华、高镜朗、屠开元、裘法祖等教授成为学术顾问,医疗技术力量大大加强,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十年代末,安适、周永昌教授等开创了超声医学事业,被誉为“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1963年陈中伟教授、钱允庆教授等在我院成功施行了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从此医院被誉为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1978年,于仲嘉教授研究成功“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2003年,项坤三教授因长期从事及参与世界第一个青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致病基因染色体定位和世界第一个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并首次在国内发现了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院设有上海交通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上海市医学超声培训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影像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及苏州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基地,有博士培养点34个,博士生导师76位,硕士培养点46个,硕士生导师143位。也是全国医学进修基地之一,2014年承担75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院的骨外科、内分泌代谢科、耳鼻咽喉科、医学影像科、运动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四肢显微外科、内分泌代谢科、介入影像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先后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并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设立全国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上海市卫计委批准成立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专科诊治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和生殖医学中心;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麻醉科、超声医学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骨质疏松专科、肿瘤内科和肾脏风湿科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

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队伍。截止2014年底,已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人,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计划3人,上海市千人计划3人,上海市科技精英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8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1人,启明星(跟踪)34人,浦江人才计划14人。1人获南丁格尔奖,3人获全国劳模称号,9人获上海市劳模称号。

医院2014年门急诊量达364.8万人次,出院病人数9.3万人次,手术8.09万人次。医院从1963年以来获得国家、省部(市)等各级各类奖项240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其他国家级奖13项、省部(市)及其他级奖项222项;2014年度正式发表SCI /EI论文430篇。医院2004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5年、2009年、2011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年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8年获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百年六院沉淀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抚今追昔,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开拓创新、努力奋进是我们这一代传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将始终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遵循医院建设的基本规律,深化医院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推进学科和人才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综合实力,为加快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科室:

内分泌代谢科

   设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也是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分泌专业硕士点及博士点。该学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单位,是我国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的发源地之一,亦是我国糖尿病研究领域成果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单位,亦是公认的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糖尿病研究、诊治中心。

    在我国著名糖尿病及分子遗传学专家项坤三院士及贾伟平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在糖尿病、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中心先后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共获得与糖尿病有关的国家、卫生部、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卫生部及中华医学科技奖9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5项。近10年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包括Nature、JCEM、Diabetes、Diabetes Care、Diabetologia等糖尿病和代谢病有关顶级杂志,累积影响因子>240分。中心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目前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英国糖尿病遗传研究所、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院和糖尿病中心、日本千叶大学、和歌山大学等均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心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2003年学科带头人项坤三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院士曾担任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现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现任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贾伟平教授承担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糖尿病协会理事等重要学术职务。中心现有各级人员39人,其中院士1人、正高职称(教授)8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及其他人员7人。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人。

    近年来,中心始终以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为主攻方向,站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医学科学的前沿,围绕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发展亚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糖尿病为中心,包含糖尿病分型诊断、遗传咨询、个体化教育、营养咨询、运动计划、高危人群防治、糖尿病足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妊娠糖尿病防治、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筛查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10余个亚学科并建立了“糖尿病多学科联合诊治”平台和中心化诊治模式,近年更是开创了“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无缝管理”全新模式,使中心与二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联动,糖尿病患者得到全面高效的管理和随访,大幅度提高了达标率,该模式已被卫生部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推广。近10年学科发展迅速,年门诊量超过11万人次,其中1/3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学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过程中年青的业务骨干迅速成长,形成了一批临床素质全面、在各个糖尿病有关疾病亚学科崭露头角的专家队伍,能为处于糖尿病各个阶段的患者提供完整、精细和周到的服务。在甲状腺疾病、低血糖症等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成立了甲状腺肿瘤多学科协作组、胰岛素瘤多学科诊治平台和肾上腺疾病的多学科协作,形成了完善的低钾血症、低钙/高钙血症、低血糖症、继发性高血压等疑难病的诊治流程,使中心在多种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学科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2009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10上海市迎世博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市迎世博文明班组等荣誉称号。


耳鼻咽喉科

   该学科首批入选卫生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总计15家),为上海交通大学及第六人民医院重点专科,附设上海市听力测试中心、鼾症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眩晕疾病诊治中心,牵头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其中“颞骨解剖耳显微手术基础”项目已举办31期,受教育学员900余人,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9项,部局级课题1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

   诊疗特色

耳科学

1、临床听力测试

上海市听力测试中心设于该科,开展系统全面的临床听力学检测。

2、电子耳蜗植入

近年来为百余例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施行耳蜗植入手术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尤擅长困难病例的耳蜗植入,在国内率先开展耳道上径路耳蜗植入。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

      为5000余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施行各类鼓室成形手术,术后并发症仅在1%左右,与发达国家近期报告相近。

4、耳硬化人工镫骨手术

为400余例耳硬化患者施行各类人工镫骨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近年来开展的C02激光辅助人工镫骨技术疗效显著。

5、难治性外周性眩晕的外科治疗

近10%的眩晕患者需要手术,手术治疗150余例难治性眩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周围性面瘫的外科治疗

为200余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施行各类手术,总体远期有效率达85%以上。

7、听神经瘤手术

从1991年开始开展迷路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与神经外科合作成立听神经瘤手术小组,学科交叉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8、突发性聋诊治

入选中华医学会突聋诊治协作中心。突发性聋系统规范诊治的总有效率达85%以上,其中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治愈率则更高。

9、助听器验配治疗耳聋

与助听器专业验配公司合作开展助听器验配业务,为许多耳聋患者解除了听力障碍。


专家:

科室     医生

骨科     眭述平 何鹤皋 赵金忠 徐建广 董扬 罗从风 柴益民 张先龙 姜佩珠 范存义 张长青 蒋垚 曾炳芳 于仲嘉 安智全 孙玉强 于晓雯 瞿福明 王桂英 陈云苏 李晓林 张春林 施忠民 康庆林 王琦 王金武 仲飙 高洪 盛加根 何耀华 陈云丰 夏荣刚 陆男吉 张宝云 詹玉林 马焕芝 张亚东 郑宪友 宋飒 朱越 沈灏 杨星光 孙鲁源 章暐 杨庆诚 周蔚 傅一山 王建华 陈博昌 赵必增 孔维清 鲍琨 陈宇杰 施慧鹏 梅国华 蒋尧 张涛 皇甫小桥

普外科     郑起 冯昌宁 张频 秦环龙 何萍青 艾开兴 邹扬 黄玉耀 汪昱 梅家才 王志刚 樊友本 高琦 王洪 黄新余 陈巍 杨喆 伍波 黄昌州 郭明高 戚大川 张健 刘伟杰 袁周 闫钧 贾震易 杨俊 邵明哲 乐淳 朱汉民 伍波大 郭秀清 狄建忠 金志明 赵珺

内分泌代谢科     吴松华 贾伟平 项坤三 包玉倩 魏丽 李青 张锋 刘芳 王琛 张蓉 陆俊茜 方启晨 郑泰山 刘丽梅 陈海冰 李连喜 李鸣 周健 徐辉 王从容 李善芳 任颖 韩俊峰 于浩泳 唐佳萍

妇产科     丁晓蓉 戴钟英 陶敏芳 黄亚绢 罗来敏 滕银成 陆丽华 李芬 李华萍 顾京红 薛月珍 童剑倩 吴氢凯 张娟 马莉 张睿 虞敏毓 刘雄瑾 邵红芳 韩薇 唐旭兰 樊雅静 江立珍 冯洁 李萍 孙剑英 王玉东 朱洁萍
放射科     庄奇新 李明华 杨世埙 李文彬 赵俊功 赵炳辉 方淳 李成州 王珏 程英升 吴春根 潘玉萍 姚伟武 顾一峰 王武 张培蕾

泌尿外科     徐佑璋 陈曾德 吴登龙 徐月敏 金三宝 俞建军 撒应龙 乔勇 张炯 张心如 傅强 谷宝军 胡伟伟 谢弘 陈忠 陈嵘

儿科     杨忆辛 张建华 吴良霞 陈莉 过仲珍 王子才 方洁 刘引 吴珉 帅海平 徐英 徐敏 沈青 胡润芳 张源

老年病科     何德安 梁瑞廉 谈世进 钟远 孙宜萍 黄高忠 夏瑾玮 杨庆良 杨敬业 毛明华 燕虹 李蔚

眼科     王文清 吴强 陈国辉 杨冠 胡萍 朱捷 邹俊 贾丽丽 陆斌 李俊 宋蓓雯 王珏 宋玉英 戴友林

心内科     梁寿彭 陈万春 金立仁 李京波 张昀昀 魏盟 陆志刚 赵清 刘铭雅 胡伟国 潘静薇 刘蓉 祁晟 魏钧伯 黄冬 孙磊青 沈虹 栗谷真 张庆勇 张洁 马士新 邵淮鲁 杭靖宇 潘晔生 葛兆莺 侯晓峰

血液科     李晓 浦权 杨梅如 应韶旭 蒋秦燕 常春康 赵丽群 石军 陶英 吴东 苏基滢

耳鼻咽喉科     殷善开 沈平江 鲁文莺 时海波 吴雅琴 吴红敏 张维天 叶建萍 陈斌 苏开明 关建 朱华明 孟丽丽 陈正侬 黄艳艳 张茂春 张玉君 王林娥 周慧群 易红良 冯艳梅 于栋祯

消化内科     蒋西华 陈尼维 朱金水 陈维雄 王龙 王如华 孙群 金湧 陈金联 倪凌达 姜琳 达玮 陈玮 张强

超声医学科     闻恽 陈亚青 薛晓培 胡兵 周永昌 罗兰 朱家安 沈国芳 张卫兴 张跃力 应涛 王燕

急诊医学科     封启明 郁晓明 王荣昇 赵钢 周敏杰 何平安 张允平 高世义 陶宝华 吴蔚 马可

中医科     杨炳初 余大强 张家铭 霍清萍 王兵 朱赟 沈麒麟 孙永宁 金能革 林峰 沈赞 马建慧 周蓥 孙琼 李金菩 王宇新

肺内科     沈爱娣 沈策 范理宏 徐凌 唐洁 容朝晖 郭忠 艾华

神经内科     吕善庆 徐世定 赵玉武 张进 孙晓江 付剑亮 耿直 罗雅各 陆磊 周晓辉 杨嘉君 任今鹏 傅剑亮 项静燕 张向前 沈洁

肿瘤放疗科     章青 袁克莉 彭莉华 徐钧 傅深 姜瑞瑶 周国伟 张修龙 孙宜

感染科     臧国庆 潘钰卿 余永胜 奚敏 汤正好 江红 王霓华

核医学科     陆汉魁 朱继芳 马寄晓 罗全勇 余永利 袁志斌 朱瑞森 陈立波

骨质疏松科     马寄晓 黄琪仁 林发雄 章振林 陆敬辉 秦跃娟 汪纯

神经外科     胡锦 田恒力 徐涛 高文伟 王敢 戎伯英 郭衍 陈世文 陈炯 王韧

口腔科     李嘉佑 孙志英 戴其昌 邹德荣 朱红 张兰新 俞律峰 杨柳 张海华 喻懿强 陈挺

肾脏风湿科     汪年松 唐令诠 简桂花 薛勤 高许萍 严艳 李军辉 张晓光 王筱霞 俞岗 范瑛 崔勇平 盛晓华 王锋

药剂科     陈志东 张毅 陆瑶华 郭澄 沈炜明

病理科     陶雯琪 蒋智铭 陈洁晴 张惠箴 郑莉

消化内镜室     许蕙敏 陈尼维 常英 乐伟芬 王如华 许慧敏

康复医学科     程安龙 白跃宏 曹曼林 马燕红 徐义明 沈晓艳 袁伟芳 董薇红

针推伤科     吴耀持 宓轶群 汪崇淼 王健雄 朱伟民 孙德斌 周庆 陈威

肿瘤内科     姚阳 赵晖 林峰 郭跃武 闵大六 沈赞 孙元珏

检验科     王蕾 蒋燕群 高锋 李志强 王立冬

输血科     李志强 徐文皓

营养科     葛声 徐辉

皮肤科     袁定芬 徐佩红 邓辉 陈莉莎 张皎 肖德奇

心胸外科     吕志前 杨异 高宗礼 曹勇 赵永红 成少飞 朱晓东 林海平 邹榕江 吴伟铭 张柽

整形外科     杨松林 郑江红 丁志 邓辰亮 刘庆阳

高压氧治疗科     傅敏

呼吸内科     范理宏 沈策 沈爱娣 徐凌 容朝晖 郭忠 唐洁 张文梅 艾华 姚晔 朱顺娟 万文玲

介入影像学     朱珠华 谭华侨 李梅 赵培荣 顾斌贤 王建波

麻醉科     娄强 王莉 王学敏 周明 周瑾 秦惠莉 杜冬萍 王爱忠 张晓丽 江伟

心理咨询科     陈福国 叶建林 姚道元

疼痛科     杜冬萍

特需医疗科     邵淮鲁 任颖 姚晔

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     马寄晓 黄琪仁 林发雄 章振林 汪纯 陆敬辉 秦跃娟


新闻:

我院与宁夏红寺堡区人民医院远程病例讨论正式启动

    12月17日下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宁夏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的远程病例讨论正式启动。参与此次远程病例讨论还有浙江省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奉化市中医院、浙江省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景洪市人民医院、新疆阿克苏第一人民医院等。

    当天下午15:30在我院教学楼二楼远程医疗中心,由我院疼痛科专家主持的远程病例讨论会正式开始。我们在一周前已经通过网络将我院疼痛科的疑难病例资料发送给各家医院,所以参与讨论的医师都积极踊跃,现场气氛相当活跃,讨论会一直持续到16:00结束。会后,参与讨论的红寺堡区人民医院的医师表示:通过这样多家医院多学科的病例讨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医疗水平,扩大了诊疗思路,尤其是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对自身的医学知识盲区有了很好的认识。

    我院与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已于2014年8月签订了帮扶协议,作为帮扶医院的疑难疾病诊治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理应给予帮扶医院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疑难病例开展讨论方面,无奈路途遥远,想定期开展医院医生间各抒己见的病例讨论会非常困难。于是在今年12月初,依托上海市卫计委的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这个平台,通过网络视频远程会议系统,实现了两院间的医疗资源共享,以“快捷、便利、节省、高效”的现代化方式为当地的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提供帮助。该远程病例讨论模式的建立,加强了我院与红寺堡医院之间的互医互动,我们期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远程系统将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