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福州肿瘤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福州肿瘤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福州肿瘤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fjzlyy./

电话:0591-83265005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达道路190号

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历史悠久,前身系1898年英国圣公会创办的福州柴井基督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公立医院,是福建省会福州市属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同时被省政府命名为福建省福州红十字医院。医院多次被卫生部、省、市政府授予多项荣誉表彰。医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达道路190号,北枕风景秀丽的于山、南临闽江台江码头、东倚国家名胜古迹—鼓山风景区、西与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接壤,是新福州的地理坐标中心,医院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经过多年的努力,医院在医疗技术、设备、服务、环境、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及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医院服务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医院工作量及业务收入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医院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1000张,"十二五"规划确定在现址改扩建后床位增加至1500张,同时在福州东部新成征地建设2000张床位新院。医院内设32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12个教研室、8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设郭应禄院士工作站、福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福建工作站等10家科研机构;是福州市口腔学会、福州市康复医学会、福州市抗癌协会、福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等14个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延伸举办鼓楼区水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台江区鳌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闽江大学医务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坚持改革发展、科技强院、人才兴院的战略思路,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率先进行医院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等管理新模式,积极开展区域协同医疗,牵头组建福州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致力于"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助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及服务水平提升。

福州市第一医院生物细胞肿瘤治疗中心隶属血液科,是福州市第一医院2004年技术研发重点建设科室。该肿瘤中心开展的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央视新闻多次报道、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新模式,精确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会伤及人体正常组织。在不损伤机体正常免疫的情况下,清除血液、淋巴中残存的癌细胞,减少了肿瘤细胞复发转移的几率,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被称为是"目前唯一有望完全杀灭癌细胞的最新肿瘤治疗模式",已被列为第四大肿瘤治疗方法。

医院秉承“病人就诊为先、创新医疗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理念,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为福建人民的健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为建设美丽海西作出新的贡献。


技术:

王琦教授解析肿瘤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流程中,将免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从而对人体进行免疫分析的医学检验仪器。仪器有18个温度控制位置,可放置15种不同的试剂加稀释液、前处理或额外的试剂。自动开关试剂盒盖,控制挥发并提高稳定性,上机试剂可稳定8周以上。

        将定量的患者血清和辣根过氧化物(HRP)加入到固相包被有抗体的白色不透明微孔板中,血清中的待测分子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结合物和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分离洗涤未反应的游离成分。加入鲁米诺Luminol发光底液,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能激发中间体,从基态回到激发态,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此时,将微孔板置入分析仪内,通过仪器内部的三维传动系统,依次由光子 计数器读出各孔的光子数。样品中的待测分子浓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辅助临床诊断。

        科研理论治疗原理:在生物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经过周期细胞培养,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采血后的第7~14天,开始回输DC-CIK细胞。经过多个疗程的治疗,有效杀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适应人群:早期肿瘤者、术后治疗者、联合治疗者、病情较重者、晚期肿瘤者。


专家:

王琦

       中华抗癌协会会员、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耳鼻喉临床实践组成员,主攻肿瘤疾病领域,生物细胞治疗理论基础深厚扎实,临床实践运用生物细胞技术的经验丰富,同时坚持不断创新,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了一套高效生物技术治疗方案,能够准确制定肿瘤患者生物治疗方向,受到内界医生认同与好评。


黄双月

       中国国癌症康复中心委员会会员、新加坡肿瘤研究所特聘肿瘤专家、福建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福州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学科带头人,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卫生系统医德标兵。由于在乳癌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在我市、我省乃至东南亚乳腺病人群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黄勉

 长期从事肿瘤临床及教学工作,对女性内分泌疾病、肿瘤的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等病症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采用生物细胞免疫疗法治疗肿瘤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在cctv报道过生物细胞技术已运用于临床,是抗癌治疗的新希望。


孙桂生

      主任医师,中、西医双学士学位。1983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1994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期西学中班。福建省抗癌协会理事,市抗癌协会常委,福建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至今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在多年治疗肿瘤疾病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充分运用常见中晚期肿瘤的案例,循证和解释医学研究成果,结合参照相关肿瘤病种的国际诊疗最新规范,重点病种依据相关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治疗。是针对常见肿瘤的化疗,疼痛处理,营养支持,中医药的应用开展前瞻性的相关临床研究中的杰出代表。


新闻:

60ml血液让冯丽佳绝处逢生

 肿瘤疾病难以预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09 年 4 月 1 日,命运第一次向我显示它的残酷与无情。在这之前,我一直很幸运。我是福州人闽侯人,19岁就上了大学,23岁毕业即留校任教,26岁结了婚,丈夫很爱我,我们 于2005年并生下小宝,原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就在这时,灾难悄然而至。

我的脖子上突然长了个黑痣,摸上去很硬,不痛不痒。开始我没太在意,可肿块一直不消,渐渐大了许多。并且颜色加深,粗糙而伴有鳞形状。有时有渗液或渗 血,慢慢的我有了感觉,低烧、疲乏、消瘦,忙去医院检查。初诊说是淋巴肿大,让我看耳鼻喉科。耳鼻喉科的医生没有发现异常,只有一项血清试验结果呈微弱阳 性。

2009 年 5 月 1 日,我又到福州别家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说“鼻咽部没发现异常。”但是这是一种黑色素瘤,也是一种癌症,听到这一股凉意从我脊背上掠过。

我被匆匆带往化验室,我的病理报告单上写着:“黑色素瘤,已经转移。情况很严重,必须尽快手术,术后安排化疗、放疗……”

医生在很近的地方对我说话,他的声音好像从遥远处传来似的。我胡乱冲医生点点头,就往门外走。我逃跑一般冲过阴森的走廊,直冲到大门外。门外是五月明丽的阳光,和风拂面,花红柳绿。春天已不属于我了,春天是属于健康人的。

手术是不二之选,生物治疗最后的救命稻草

肿瘤困扰着我,让我无处可逃,癌症张着魔爪在前面等着我。我真想哭,但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 由于我的病情紧急,家人帮我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医院接受手术。2009 年 7月 8 日,从早晨 8 时到下午4 时, 手术相当复杂。我在手术台上躺了 8 个小时。

在手术后第 7 天开始放疗。医生们希望这样做能巩固疗效。大剂量放疗使我手术刀口迟迟不能愈合,积液、化脓。放疗不能停,医生就每天用大号注射器插进伤口抽出脓液,注入 抗生素。每天到这时,我就死攥住丈夫的手,向来坚强的丈夫总是把头扭开,不忍心看。放疗持续一个半月,到后来,照射部位的皮肤起泡溃烂、变紫泛黑,喉咙出 血,说话、吞咽都非常困难。为了维持体能,保证放疗进行,我每天都要吞咽大量食物,这些食物真是和着血和泪咽下去的。

这所有肉体的痛楚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神的痛苦。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死去,经过或长或短的挣扎,捱过许多的痛苦之后绝望地死去。听到病人亲属哀 恸的哭声,我不能不想到自己,不能不问自己:“我有多少希望?我能活多久?”在医院的夜晚我很难入睡,睡着了,病房外一点点动静都会让我惊醒,住了一个多 月医院,我的体重减了20 余斤。 放疗结束,伤口逐渐平复,精神的创痛远没有停息。

病情一再恶化

结束放疗不到一个月,检查化验癌细胞又转移了,一个豆粒大小的淋巴硬结冒了出来。主持放疗的以上采用腔内放疗,用探头把大剂量钴60 射向目标。据说这种方法无坚不摧。硬结消失了,那个地方留下了一个鲜红的疤痕至今不褪色。癌魔这样快卷土重来,给我精神致命一击。明天,以后任何一天,它 都可能在什么地方冒出来。我虚弱的身体还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放射线轰击?

越是担心的事情越是会来,谁也帮不了我。患病一年后做复查,有一项血液指标提示发生新的转移。为了证实,医生通知我再检验一次。结果要一星期才出来, 那是我一生中最漫长的7 天。第 7 天早晨,父母去医院取结果。我一个人站在窗前,凝视远处的人流与车流,贪婪地呼吸春天湿润清新的空气。如果我从这儿楼的窗口跃下去,一切痛苦就结束了。我 多想活下去啊,我还只有27 岁,冲动之下,我扑倒在客厅的沙发前,跪着祈求冥冥苍天的怜悯,冰凉的地硌着我的膝盖,寒意透骨。不知跪了多久,身后门开了,父亲走了进来,用微微发抖的 手扶我起来。我没有问结果,看他那哀伤的脸就明白了。

“孩子,站起来。人总有一死,不管剩下多少时间,好好活吧。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你看我都 50 多了,还要经受这个……” 父亲哽着说不下去了。巨痛之下,我奇妙地清醒过来。父亲是对的,剩下的时间,我除了好好地活,还能做什么呢?

没想到这次挽救了我的生命

在我绝望打算放弃治疗的时候,无意中从医院另个癌症患者的口中听到说福州第一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引进的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能可以延长生命周期,仔细询问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于是在2010年7月,我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福州第一医院生物肿瘤治疗中心,给我接诊的是一位叫做王琦的主任医师,王琦医生说:““肿瘤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提取人体抗击肿瘤的多种关键免疫细胞,通过体外培 养、激活、诱导、增殖,让其产生肿瘤治疗性作用。”说实在话,当时对生物治疗并没抱太大的希望。抱着死马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我就要试一试。接受了“DC-CIK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治疗一个疗程之后,我发现身体不像以前那么难受,精神也好了很多,用手指触摸颈部时,颈部的 肿瘤明显变小了。8周后,扫描结果显示的肿瘤明显变小了,缩小了75%。

伴随着后期的治疗,我的身体状况明显变好了,尽管我知道黑色素瘤以后还会复发 ,但是对于我已经取得的进展非常感激,并且我也走出精神低谷,如今像往常一样,我又可以享受到新鲜的空气。癌症虽然可怕,但它不能剥夺生命的权利,只要和它进行顽强的抵抗,生命会同患病之前一样美好!抓不住生命的数量,我可以实现它的质量,如今又重新站在讲台上,我感觉我的生命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光彩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