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附属第一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福建附属第一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福建附属第一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fyyy./
院址:福建省福州市茶中路20号
电话总机:059187983333
邮编:350005
住院须知
欢迎您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治疗,我们将努力为你提供一个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请您和您的亲友们和我们合作做好以下工作。
一、入院时:
1、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请持病历,住院通知书,门诊诊疗卡(医保人员应同时持有医保卡)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住院病人,医院提供食宿的一般生活用品(包括被服、餐具、热水瓶、脸盆等),您不必带过多的物品,重要文件、珠宝、钱等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严禁将危险品带入病房。
2、住院必须交纳预交款,交款收据请保存好,以便结账时核对,预交款使用情况,我们将用每日清单形式与您核对,如有疑问,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
3、护士站将根据您的病情安排房间及床位,您的床头都有一个呼叫器,如需要帮助或感觉不适时,可按呼叫器叫护士。
4、为了保证您的预交金安全,请自己保管好预交金存折,不要交给他人。
二、住院期间:
1、请穿上您的病人服,从入院到办完出院手续期间,病人不得离院,擅自外出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病人可在院内散步,但在离开病区时应获得护士许可。
2、病人的饮食由医师依病情而定,家属带来的食品经医生同意后方可食用。
3、医院不允许病人自行邀请外院医师诊治或用药;如要求请院外医师会诊的,请提早与您的主管医师商量。
4、住院患者未经许可不应进入诊疗场所,不得自行翻阅病案及其他医疗资料。
三、探视陪伴制度:
1、探视时间为14:00-21:00,每次不超过二人,请勿坐在病床上,在探视时间内,如医生、护士正在做治疗,探视者请勿留在病房。
2、陪伴需要与否,由护士长及主管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发放陪伴证,每张陪伴证只允许一人陪伴,除小孩、病危病人外,陪客在上午8:00-10:00之间不得留在病房。
四、保持病房的整洁、安静、注意爱护医院的设施:
1、病人与家属请不要在走廊上成群逗留,高声喧哗;
2、请勿随地吐痰,请把垃圾废物扔进卫生间内的垃圾箱内;
3、请勿在院内饮酒吸烟、使用电器;
五、出院事宜
1、您的主管医师会根据您的病情决定您的出院时间,如需要复印您的病历和某些检查单时,请与您的主管医师或护理主管联系,有关人员会努力为您提供方便。
2、接到病区出院通知后请您到住院处办理出院相关手续。
3、在本院路口“茶亭站”(附一医院站)停靠的公共汽车有1路,11路,20路,33路,38路,54路,62路,66路,77路,83路,133路,136路,201路,202路,312路,513路公共汽车。
4、请不必向医院职工赠送钱物。医院严禁职工向病人和家属索要钱物。如有此事发生,可向院方举报。举报电话:87982021。
欢迎您到我院就诊,请对我们的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重视您的建议,根据您的建议,考虑如何改善我们的服务。医院电话:83357199,87983333。
门诊病人就诊指南
1.拒绝接受患者及其亲友馈赠的“红包”、“物品”。对患者馈赠的钱物当时无法拒绝的,应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有关部门。
2.拒绝接受医疗设备、器械、一次性卫生材料、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代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发现企业或推销人员有上述行为的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购买药品,或介绍他人购买医疗设备、器械等,拒绝收取回扣或提成。
4.开药、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拒绝收取开单提成。
5.根据病人病情,规范开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努力减轻病人医药费用负担。
6.礼貌接诊,文明待人,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刁难病人。
7.执行院务公开、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8.认真执行物价部门公布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为病人提供规范的门诊、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不分解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不超标准收费。
探视陪伴制度:
1、探视时间为14:00-21:00,每次不超过二人,请勿坐在病床上,在探视时间内,如医生、护士正在做治疗,探视者请勿留在病房。
2、陪伴需要与否,由护士长及主管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发放陪伴证,每张陪伴证只允许一人陪伴,除小孩、病危病人外,陪客在上午8:00-10:00之间不得留在病房。
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之一。医院创建于1937年,1993年被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福建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年医院成建制接收福建炼化公司职工医院,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2011年初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和挂靠其内的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成建制整合并入我院,成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病性病分院。医院本部坐落在福州市中心乌山风景区南麓,目前本部占地面积105亩,核定床位2500张,职工总数2900多人,其中正、副高职称人员484人,医师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超过总数60%以上。年门诊量237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近8万人次、年手术量2万3千多台。
医院科室齐全,实力雄厚。医院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设有健康体检中心、台胞医疗服务中心和福建医大附一护养中心。其中,神经内科、整形外科、普通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福建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普通外科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为福建省医学重点学科;高血压、骨科专业为福建省医学领先特色专业;神经病学、高血压、腹部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专业被福建省科技厅定为优先发展学科。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福建省腹部外科研究所、福建省骨科研究所、福建省眼科研究所、福建省耳鼻咽喉研究所、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等7个省级研究所,福建省医学会15个专科分会、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等11个省级医学专科分会,福建省麻醉质控中心、福建省危重病监护质控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17个研究室,5个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挂靠我院;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肝移植定点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化妆品不良反应鉴定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骨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耳鼻咽喉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神经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妇产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泌尿外科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普外科培训基地;设有福建省华侨医疗服务中心、福建省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福建省慢病(高血压)防治中心、福建省老年眼病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同时是首批省、市各类医疗保险和省司法厅亲权鉴定(亲子鉴定)的定点单位。医院承担国家级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医院拥有PET/CT、复合线路SPECT、640层螺旋CT、3.0T超导MRI、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装置(DSA)、多功能全数字化X光机、3D C臂移动X光机、高中能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系统、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分析仪、体外震波碎石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仪、准分子激光器、眼底及脉络膜荧光造影机、光学相干断层摄影仪(OCT)、各种高端听(视)觉检查设备、全自动细菌检测培养仪及高档生化仪、免疫分析仪流水装置系统、各种系列内窥镜、电子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体外循环机、麻醉工作站、手术定位导航系统、超声刀、癫痫刀、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第三代气压弹道超声碎石仪、生物波脱敏治疗仪、手术显微镜、超声胃镜、支气管镜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31间现代化的层流净化并配有数字一体化的手术室,带有层流净化、正负压的监护病房(ICU),以及大容量高压氧舱等。可开展大型、复杂手术及介入治疗,微创技术广泛并成熟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医院拥有临床博士后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47名;每年招收博、硕士研究生200余名;福建医科大学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挂靠我院。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加拿大、芬兰、新西兰、日本等国家以及港台等地区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省内30多家市、县级医院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医院现有临床医学教研室(组)39个,临床教师700余名,每年承担着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麻醉学、药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病理学方向、临床医学急救学方向等10余个专业1000余名学生的临床教学与管理工作;医院作为我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涵盖17个专业,承担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每年招收培训对象近200名。拥有近1000平方米临床医学培训中心,是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的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2013年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配备无线智能模拟人Simman 3G、模拟仿真SIMoneTM分娩模型、多媒体心肺音听诊与腹触诊综合训练系统等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具,承担多专业多层次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等工作,并按AHA标准开办BLS和ACLS培训班。在杰出教学团队的带领下,组织培训的临床医学实习生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获华东区团体一等奖、全国总决赛团体二等奖;2014年“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成绩斐然。仅“十一五”以来,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等各级各类奖项74项;获得国家级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850多项。
医院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省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省卫生系统廉医廉政先进单位”、省卫生系统“双十佳单位”、省卫生系统“创文明行业满意窗口”示范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及中央宣传部、卫生部等10多个部委授予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先进单位等40多个荣誉称号。此外,医院积极探索改革新模式,发挥大型公立医院在“医改”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所采取的系列改革措施和创新的管理机制成为全国卫生系统关注的亮点,继荣获福建省唯一的全国“2011年度医院改革创新奖”后,再次蝉联全国“2012年度医院改革创新奖”。2014年获评“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
推荐科室:
血液风湿科
福建医科大学血液风湿科是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医疗团队,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承担血液病和风湿病领域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福建医科大学风湿病研究室和血液干细胞研究中心挂靠我科。目前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血液病包括各种贫血、白血病、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等。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是我科长期重点发展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1年以来开展的血液干细胞移植为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段,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抗栓治疗门诊是我科的另一特色项目,为口服抗凝药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人(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房颤动等)提供咨询、抗凝监控和调整、并发症处理等专业服务。
1993年在我省率先成立风湿科,在诊断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肌病、硬皮病和各种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开展循证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2003年以来,参加国际Cochrane协作网肌肉骨骼组(CMSG)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关注。我科开展的自体血液干细胞移植,对于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最近开展的免疫吸附治疗,也是难治性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重要治疗手段。
内分泌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是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福建医科大学代谢病研究室挂靠单位。现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4人,博硕士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病床40张,设有内分泌实验室、骨矿物测量室,主要诊治各种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垂体、肾上腺、性腺、代谢性骨病、肥胖症等),包括常见病和疑难重症,并开展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承担国际和国内多中心研究项目,主持卫生部和福建省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并主编和参编多部专著,先后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福建省医学科技奖 等13项。为国务院批准的内科学内分泌专业博士授权点,承担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接受来自全省各地医师进修培训工作,承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已培养3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学科带头人副院长杨立勇教授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糖尿病协会会员、福建省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
科室 医生
神经内科 吴钢 王柠 林艾羽 张志坚 林红 吴志英 慕容慎行 方玲 陈正德 姚宜卿 陆曦 王华燕 李智文 林弘 李家雄 许国英 王志强 林明 张廷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张晖萍 陈曦 陈国郝 林英 叶胜难 李志春 肖文惠 易自翔 陈志宏 林功标 程金妹 林熹 张榕 杨劲松 林昶
眼科 何青 徐国兴 唐宝丰 韩晓丽 郑卫东 朱益华 林雯 马少青 朱学军 郑绍斌 林发森
中医科 刘兰香 卢声远 吴天敏 缪雪影 潘振彬 陈金水 朱明 孙秀莺 陈金雄 梅庆文 柳振涛 游阿香 陈宝树
妇产科 江忠清 胡继芬 陈丽红 马炎辉 刘林芳 郑秋衡 谢兰琴 陈秀玲 郑秀 曲军英 朱凤川 刘志能 韦娟冰 张彬 黄玉秀
麻醉科 杨锡馨 林财珠 陈百红 朱志勇 赵建英 许丽双 陈辉 林群 林献忠 张小霓 王继丹 龚捷音 林新
神经外科 林志雄 林元相 薛毅辉 林章雅 吴喜耀 何理盛 康德智 王晨阳 王灯亮 陈富勇 江常震 林震涛 戴琳孙 余良宏 梅文忠
心血管内科 晋学庆 谢良地 蔡洪斌 曾开淇 林明 吴可贵 林金秀 郑勇 苏津自
肿瘤外科 兰斌 陈祥锦 许东坡 叶建新 蔡伟华 杨春康 李樟寿 李明仁 戴起宝
儿科 杨柳清 黄妙辉 郑爱东 吴丽瑟 赵子庆 谢文煌 陈素清 吴斌 陈宁 高凤鸣
口腔科 林李嵩 陈乃俊 吴浩凌 林珊 施斌 魏斌 曹裕杰 朱小峰 林希鸿
泌尿外科 薛学义 魏勇 曹林升 罗义麒 周辉良 林曦 毛厚平 郑清水
急诊科 蔺佩鸿 林颖 林志鸿 梁文福 郭平清 冯少丹 史碧山 杨庆珍 林振吕
超声影像科 陈玲 甘玲 林新霖 屈朝阳 阮琴韵 申玉萍 刘新秀 叶真
干部保健科 邱慧青 王中心 杨芳 曾向军 陈纯娴 刘锦华 徐国焱 庄永宗
普外科13区 陈世良 石铮 林永堃 郑岩松 何庆良 翁山耕
血液风湿科 叶德富 芮红兵 卓光生 郑玲 陈君敏 薛原 康日辉 林珺芳
内分泌科 张松菁 潘时中 杨立勇 赵淑好 严孙杰 刘东晖 曹兴泉
心脏外科 李增棋 黄瑞健 林乌拉 吴强 廖东山 陈昆 陈阳天 陈家松 张华 余毅 陈志毅
骨科 张文明 蔡华秀 陈雷 谢昀 叶君健 许卫红 陈鹏 李强 张立群 陈宣维 朱维钦 王长昇 林建华 陈春永 朱夏
肝病中心 朱月永 郑琦 刘豫瑞 徐超鹉 曾金华 刘景丰 江家骥 董菁
皮肤科 张子平 纪明开 刘茁 程波 施秀明 陈丽红
胸外科 苏祖栋 李旭 郭祥云 邱明链 涂远荣 林敏 王于
肾内科 陈怡 高丽真 万建新 江德文
呼吸内科 陈公平 邓朝胜 黄志华 吴武松 林其昌 林晓 丁海波
消化内科 李文清 陆岽 丁健 庄则豪 陈玉丽 吴婷 王承党
普外科12区 张金池 郭平凡 李良庆
整形(美容)外科 王彪 庄福连 黄祖根 王美水 熊舒原 黄循镭
核医学科 林军 林好学 缪蔚冰
化疗科 施烯 林学德 张纬建 林小燕
体检中心 廖启芬 张贞耀
心理咨询室 郑建民 庄子森
放疗科 张纬建 林丛 蔡传书
小儿外科 张建星 吴强 李笃妙
介入医学科 陈济铭
重症监护病房(ICU) 林建东
康复科 黄德清 潘良国
肝脏外科 陈思曾
肝胆胰、腔镜微创外科 杨明智 郑岩松 何庆良 石铮 翁山耕
药剂科 王长连 黄品芳 林功舟 袁曦
病理科 张声 翁景萱 杨代兴
血管外科 郭平凡 张金池 蔡方刚 庄晖
胃肠外科一区 郑建涛 陈群 李良庆 陈思曾
胃肠外科二区 戴起宝 许东坡 陈绍勤 黄永建 阮宁 兰斌 叶建新
甲状腺乳腺外科 李樟寿 陈世良 林永堃 陈祥锦 蔡伟华 李明仁
重症监护病房(ICU 林建东 廖秀玉 陈小莉
新闻:
感恩三十载 扬帆再启航
2015年5月12日是第104个国际护士节,恰逢我院从泉州迁回福州30年,为感谢30年来历任院领导及医院同仁对护理事业的支持,感谢所有“附一护理人”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贡献,继续发扬护理前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护理部于5月12日下午在院多功能厅举办以“感恩三十载,扬帆再启航”为主题的护士节庆祝大会。大会由护理部张振香副主任主持,院党委张榕书记、康德智常务副院长、杨立勇副院长、姚泉林副书记、谢良地副院长等院领导莅临大会与众多护理前辈及300余名护士兄弟姐妹们欢聚一堂,庆祝白衣天使的节日。
分管护理部的杨立勇副院长首先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工作在临床一线、默默耕耘的全院护理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加强依法执业,保障护理安全;二要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做好护理员规范化管理工作;三要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强化专科护理发展。护理部方东萍主任代表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兄弟姐妹们致以深切的节日问候,并表达了三个感谢:感谢医院领导长期以来对我院护理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感谢各位护理前辈们为附一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汗水和青春年华;感谢全院一千四百多位临床一线护士的辛勤付出和默默耕耘。她说,只有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附一护理事业才能得到快速稳固的发展。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转眼一瞬间,但这30年对附一医院来说却是不平凡的30年。附一护理人在前辈的带领下,茁壮发展,取得骄人成绩:2015年我院成立了男护士工作小组委员会,由全院唯一的男护士长、ICU病房的赵力担任组长,护理部方东萍主任亲自为他们授予旗帜。在护理科研上,泌尿外科邱金花护士长的《护士职业压力与性满意度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荣获福建省护理科学技术二等奖;内分泌科赵峰英护士长的《线缆保护套》和口腔外科郑晓燕护士的《冲吸式口腔冲洗器》获得实用性专利。这些优秀护理成果也将激励更多的护理人追求卓越,勇攀科研高峰。
回忆历史,我们豪情满怀。为了深化活动主题,记录我院护理事业三十年的发展与变化,护理部精心策划,在全院各科室及护士兄弟姐妹的齐心配合下,以“三十年,见证一段历史;三十年,共筑一个梦想”为主题的短片《风雨同舟三十载,共圆附一天使梦》正式拍摄完成并于护士节当天播放。通过翻阅一张张历史照片,踏寻护理前辈的奋斗足迹;回顾一次次重要事件,共同见证附一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描绘护理现状,激励新一代附一护理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扬帆;绘制附一护理蓝图,共创美好明天。
接着上演的文艺汇演可以说精彩纷呈。其中,由急诊科彭胜伟、ICU方梦琳等人带来喜剧小品《医院相亲》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通过惟妙惟肖的演绎,诙谐幽默的对话,让人不禁感慨相亲其实是一种正常的交际方式,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反映了医院在关注业务能力提升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另外,由手术室护士带来的精彩舞蹈《无影灯下》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他们不舍昼夜辛勤劳作却无怨无悔,他们有条不紊地配合着医生拯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他们永置于幕后,听不到病人当面的感谢和赞扬,《无影灯下》正是赞颂这样一群人,点燃了病人心目中无数的希望,谱写了人间大爱。
30年薪火传承,30年砥砺奋进,30年强劲发展,附一护理人立足当下承前启后,共创附一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