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检查方法有哪些:
1、血液检查。检查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其中2~3项有显着增高,可考虑早期肝硬化。
2、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检查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脢、r-谷氨酰转肽酶等,其检查数据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阶段和肝脏的损害程度。
3、最理想的金指标是给患者作一次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采用1秒钟穿刺法,采取微量的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了解肝脏有无纤维化及结缔组织形成。
4、做B超检查。在早期肝硬化时,可发现肝肿大,肝回声显示增强、增粗。一旦发展到晚期,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3毫米,脾静脉增宽大于8毫米,脾增厚,肝缩小,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
5、取血检查4项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其中2~3项有显着增高,可考虑早期肝硬化。
肝功能过检查中肝硬化患者可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值倒置等情况,因此建议肝硬化患者应根据病情情况决定复查的时间。
B超检查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可了解肝脏的大小变化,脾大的程度,肝门静脉的宽度,肝表面是否光滑,以及是否有异常暗区等,同时也是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通过HBV-DNA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及传染的的详细情况,有利于科学治疗方案的制定。肝硬化检查中癌肿标志物检查,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标志物AFP检测,对预防肝癌的发生以及有效控制是很有帮助的。
男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