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地址: 堆龙德庆区青藏路21号

电话: (0891)6152149

相关新闻:

堆龙德庆县医院负责人赴北京口腔医院参观交流

近日,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院长罗布次仁与北京口腔医院院长白玉兴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了一起,上次握手是在堆龙德庆县,而这次是在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罗布次仁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口腔医院参观交流,医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会上,罗布次仁从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口腔专科建设、诊疗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设想,并对今年7月份以来北京口腔医院给予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的帮助表示感谢,并为每一位院领导献上了洁白的哈达。白玉兴表示,两家医院已经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在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北京口腔医院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新技术开展等方面与堆龙德庆县医院加强合作交流,以此推动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县区公立医疗机构口腔科建设,并初步投入价值约50余万元的口腔设备造福当地百姓,北京口腔医院愿为北京援藏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后,北京口腔医院院长助理宋鹰陪同罗布次仁一行参观了正畸科、牙体牙髓科、儿童口腔科、老年口腔病科和特诊特需中心等科室。罗布次仁赞叹北京口腔医院的医疗设备先进,科室设置完备,医疗操作规范,表示要将此次学到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医院建设中去。


堆龙德庆县离退休干部扎西朗杰—“工作让我充满活力”

当记者来到金珠西路堆龙德庆县安居园时,看到扎西朗杰手中拿着一份《西藏日报》,正与其他监督员谈论着洛堆社区近期的工作情况。

扎西朗杰告诉记者,他现在除了担任堆龙德庆县林琼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一职外,还是城关区洛堆社区的一名监督员。要想把各项工作干好,一定要多了解现在的一些政策和动态新闻,每天早上看报纸,并将重要信息传达给居民群众已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记者与扎西朗杰一同来到了他的家中,院子里,鸭掌木、绣球花等十几种花开得十分鲜艳灿烂。从客厅挂着的全家福、一家人去旅游的相片中,记者看出他们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今年59岁的扎西朗杰自2004年退休后,一直都没闲着,他曾加入过堆龙德庆县老年文艺队,经常参加文艺队的活动和演出。先后被推选为堆龙德庆县林琼岗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和书记,担任过洛堆社区的组长,监督委员会成员等职务。扎西朗杰告诉记者,他现在的生活很充实,他们党支部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他参加洛堆社区的各项活动、管理小区内各项工作,用他的话说,事做得越多,越充满活力。

扎西朗杰自退休以来,热心于老干部党支部工作,乐于为社会事业发挥余热,乐于奉献,他总是这样说:“退休以后既要安度晚年,又不虚度晚年。”他自担任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以来,多年如一日,克勤克俭,不辞辛苦,一心扑在老干部工作上。“今年刚好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能亲眼目睹并感受西藏这5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到很幸运,我自己的生活过得也是越来越好,每月能领到6000多元的工资,我感到很满足,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我衷心地感谢党和政府!”

“想起1977年,我毕业刚参加工作时,从堆龙到拉萨没有公路,只有一条细长的石板路。当时,拉萨没有什么商城,我们几个朋友骑着车到拉萨购物,一个中午就能走个来回。而现在,宽阔的马路、方便的公交车,到拉萨购物用一天的时间也逛不完。自从女儿出生后,我和妻子都十分高兴,想给她买许多好看的衣服,可当时卖小孩衣服的商家太少了,可不像现在一样有那么多童装店。”扎西朗杰说。

扎西朗杰退休前任堆龙德庆县卫生局局长。因此,说起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他的感触特别深。他告诉记者,1977年,他在县医院工作时只有7个床位,居民群众只能在县医院看小病,大病还得到拉萨大医院。上世纪80年代时,一支从湖南来的医疗队,给县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并增加了县医院的床位,对医院里的科室进行了详细的分科,藏医、西医、内科、外科、儿科等。去年,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邀请了退休干部们到医院参观,扎西朗杰感到很震撼,干净整洁的病房、齐全的医疗设备和拉萨市内的公立医院一样,他感到很高兴,并且看到了希望。

扎西朗杰说,每当他用手机与家人、朋友通电话时,他都会想起自己以前到乡里给村民看病、联系医院时用手摇式电话通过总机转接才能与医院取得联系时的过程,现在的通信设施太方便了。

扎西朗杰说,现在他每月的工资、加上担任监督委员的工资、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工资,一家人过得很宽裕。他觉得自己生活得十分幸福,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好政策。


用爱浇筑藏汉友谊

冬日高原,料峭寒风里依然涌动着盎然的生机和春的期盼。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记者在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见到了来自北京的援藏医生——郑曦,一袭白大褂,独具西藏风情的红珊瑚耳环耀眼、生动。从她那里,我们开始了解21名北京援藏医生们走过的路、留下的情。

援的是精神,更是观念

2007年,当罗岚蓉、郭伟等7名医护人员克服了来自家庭、事业的种种困难,收拾起行囊踏上前往西藏的征程时,以更加关注民生、关注西藏农牧民健康为宗旨的医疗援藏拉开了帷幕。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10所北京三级甲等医院的21名骨干医生陆续走进高原、走进牧区,他们忘我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医疗理念,改变着医院、医生甚至病人的观念。

在传统的就医习惯下,我区老百姓身体不舒服时大多选择自己抓点草药或随便买点药物,直到病情严重才到医院,而这往往延误了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遗憾。

北京市妇产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罗岚蓉在援藏期间,每次下乡都尽力向农牧区产妇宣传现代、科学的医院分娩方法,从产前准备、产中安全和产后恢复等各方面进行对比,促使产妇转变生产观念。

此外援藏医生们还在拉萨市各县医院开展了剖腹产、肝包囊虫摘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膀胱切开取石术、骨折内固定等常规手术,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感受现代医学力量的同时逐步转变看病就诊习惯。

医院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观念的创新。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虽然在拉萨近郊,但是病人流失严重、转院率高的现实却长期困扰着医院的发展。北京援藏医生们大胆提出了新观念:变“病人求医院”为“医院求病人”!

他们认堆龙德庆县医院要获得稳定的病源,还得找准自身定位,以农牧民为县级医院患者的主要来源。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按照这个思路,通过深入基层送药、送医,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周边乡镇农牧民群众的信赖,获得了病源。2007年到2009年,堆龙德庆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均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让医院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