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呼和浩特市精神病康复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呼和浩特市精神病康复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呼和浩特市精神病康复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电话:0471-6588416

地址:伊通满族自治县

相关新闻:

呼和浩特市逐年提高医疗卫生经费投入

卫生保健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医疗标准,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经费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全市医疗机构科室床位、医疗器械、业务培训、急救中心等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全市医疗卫生经费投入20.79亿元,其中妇幼保健经费和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分别为3120万元和8157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经费1.02亿元,与2010年相比各项指标年均增长分别为16.2%、6.0%、7.7%和0.6%。


大代表问诊把脉呼和浩特公立医院改革

调研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汇报,并先后走进市医保中心、呼市中蒙医院、玉泉区西菜园卫生院、呼市第一医院、回民区战备路社区及新城区星火巷社区,与一线医疗工作者和普通居民面对面交流、座谈,对呼和浩特公立医院改革当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征询。

多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普通老百姓。医改当中,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多项举措都在努力化解这一难题。

在玉泉区西菜园卫生院,每天来这里挂号看病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得益于常年在此坐诊的儿科名医邢亚齐和定期坐诊的呼市第一医院的专家们。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这与呼和浩特建立以医联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分不开。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构建分级诊疗模式是呼和浩特医改的重要方面。呼和浩特以三级医院为龙头,联合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医疗联合体,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责任明确、机动灵活的双向转诊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目前,9个旗县区全部与三级综合医院建立起协作关系,三级医院在旗县区医院建立起心脏、胸痛、前列腺、妇产等分中心,协助基层医院建设拳头科室,提升服务能力。

市人大代表、赛罕区大学西路街道办事处农大社区党总书记白瑞军说:“建设医联体,吸引名医到社区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秀的医疗资源,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题的有效途径,应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

呼和浩特还通过城乡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名医工作室建设、乡村医生巡诊、签约服务,以及完善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全科医师特岗薪酬制度、“市招县聘用”的人才招聘模式等手段,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在化解看病贵问题上,2015年12月,全市46家公立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2015年公立医院药品用量计算,药品零差率每年让利患者约2.8亿元。

居民医保方面,2011年,市人社局作为全国医疗保险付费改革联系单位之一,确定了以总额控制、分期预付为主,单病种结算为辅的医疗保险结算模式,总额预付支付方式覆盖辖区所有公立医院,2016年将新增90个病种实行单病种结算。

2016年4月30日零时起,呼和浩特全面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迈出了关键一步。

“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及医疗价格调整以后,大型医疗器械检查,如核磁、CT、彩超、影像类等检查降幅达到15%,检验类的项目总体降幅10%。医院收支测算基本上是持平的状态,但是还有一些亏损”赛罕区医院院长樊东升说。

在呼市第一医院,就诊人员主要诊疗项目为检查、影像、开药等。新价格实施后,这些项目调整降幅比例较大。据医院方面介绍,仅影像检查全年预计减少收入约405万元—504万元,加之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后,药费下降15%,医院实际将直接亏损1053万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内蒙古工人疗养院院长温岚说:“国家对于医院的补贴资金到位,才能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医生薪酬制度,才能留住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真正惠及百姓。”

为保障公立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呼和浩特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按照“群众负担不增加、医院收入不减少、财政支出能承受”的原则,采取差异化财政补偿政策。2014年、2015年各级财政补偿资金到位,今年财政补偿资金也已经列入预算。同时,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也在大力推进当中。

市人大代表在与回民区战备路社区及新城区星火巷社区居民代表座谈时,听到了更多关于进一步降低医疗价格,提高诊疗服务的声音。

一方面是医院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群众期待医改能更多普惠于民。这些都说明,医改是一条漫长且需要一直纠正方向的路,需要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

“通过视察,总体来看,呼和浩特市医改平稳向前推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探索逐步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将通过专题询问,引起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便政府进一步决策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事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教科委副主任委员郝亚巍说。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把有限的医疗经费花在刀刃上

为了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市作为自治区首批四个试点地区之一,于4月30日零时起在呼和浩特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

“医疗服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调价?”……这轮医改能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其实,韩芳们心中的疑问就是此次调价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怎样解决看病贵?如何体现医护人员的实际价值?在此,理当被检视和重新思索的则是:到底该以怎样继续的改革,来让医患双方从新医改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希望能把有限的医疗经费花在刀刃上,降低不必要的大型设备检查项目和大处方,把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服务价格提上去。”在市卫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院君看来,医务人员是医改的直接实践者,如果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医改就难以成功。

除了破除“以药补医”,还有哪些缓解百姓看病贵的真招?不靠卖药、检查挣钱,医院会不会经济拮据?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

首府医改,究竟如何?

新医改走过六个年头,“看病贵”依然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健康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医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基本医保全覆盖、重大疾病有保障、基本药物零差率、基层看病方便了、取消药品加成、县级医院更强了……这些静悄悄的变化,成为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但不少人仍有看病贵、负担重的“痛感”。

在并不便宜的医疗消费面前,医保有无奈,医院道苦衷,医生诉委屈,患者倒苦水。

那么,到底是什么稀释了医改的“获得感”?

“调整前我市很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不尽合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让医护人员感到不解的是,“这么多年,护士的一、二、三级护理费分别只有30元、15元、6元,而请一个护工一天也得150元。”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能简单看作医院要增收。”一位在医院系统工作过多年的医生直言,“特级护理收费几十元,成本却有几百元;而一项检查收费却在几百到几千元,孰重孰轻?”

“打个比方,做一台手术,不论什么级别的医生主刀服务价格都一样。这合理吗?”谈起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这位医生直言,在这样的医疗服务定价体系下,医院势必是要赔钱的,只能在手术费用里加入耗材、检查、药品等其他费用。

肌肉注射一次收费只有2.5元,静脉输液一次3元,医院做一个阑尾切除术是270元……调价前,我市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已经“沉睡”了12年。采访中不少医护人员也纷纷反映,价格调整前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能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记者了解到,调整前我市执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是2004年制定的,已有12年未曾变化。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让医护人员的劳动得到尊重。”在采访中不少医务工作者向记者表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当前阶段医改的最核心环节,走好这一步可以盘活一盘棋。”有医生给记者算了笔账,比如病人出院时总费用是两万元,其中药品和大型设备的检查占一万多,如果把这部分费用降低一半,另一半补贴到医护人员的服务价格中去,将合理得多,“结构一改变,会改变医院管理机制,改变服务模式。”

“调整前的收费标准,如挂号费、护理费、手术费太低。”内蒙古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陈爱萍给记者出示了几个数字:调整前,普通门诊诊察费只有两元,副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是3元,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是4元,知名专家门诊诊察费是15元。

“2004版手术费定价标准偏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价格与价值严重偏离。”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物价管理部部长闫波告诉记者,以阑尾切除术为例,价格调整前,如果从手术人力成本因素来考虑,一台阑尾手术需要医生护士3至4人,耗时1.5至两小时,加上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以每例收费270元来看,明显偏离实际的价值。

“而此次对医疗价格调整并不会增加患者的负担,虽然上调了手术的费用,但却对手术中的耗材费用进行了打包定价。”同样以阑尾切除术为例,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王杰表示,此次调整虽然将手术费进行了普遍上调,但将手术中常规使用的低值一次性耗材,如普通电刀头、负极板、吸引器管、慕丝线、注射器等打包定价,以控制卫生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如:阑尾切除术我区2004版价格为每例270元,全国平均价格为每例500元,调整价格后每例800元,扣除300元打包耗材,基本与2004年全国水平持平。“因此,此次对门诊诊察费、手术治疗等价格确实偏低的项目进行了普遍调整,使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医务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王杰表示。

“此次调整医疗价格也正是为了防止取消药品加成后,导致医院‘以检查养医’现象的发生。”刘院君说。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于光军认为,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新运行机制,核心在于建立合理的公立医院筹资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需要与服务价格调整、落实财政收入、支付方式改革等衔接配套,只有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才能使得公立医院回到公益性的轨道上来。”

“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在刘院君看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调整和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势在必行。

刘院君表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主要是提升能够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如诊疗费、手术费等,同时降低大型设备的检查等费用。同时,王杰也强调,此次医疗价格调整,我市也实施了许多配套措施,使老百姓看病的负担不会因为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而增加。

买药便宜了,检查便宜了,但是门诊费、手术费会提高,这样下来,老百姓看病会不会变贵啦?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陪母亲做血液透析的市民丁先生缴费后,看着手中的缴费单还是有一些“小激动”。“确实是得到了实惠,比以前便宜了。”丁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母亲经常需要做化验来及时调整治疗处方和透析用药,目前每半年定期做一次的乙肝六项化验从320元降到270元,两个月定期化验的血常规从18元降到15元,还调整了很多化验项目的费用,对于病人而言的确是得到了实惠。

家住新城区的张先生是一位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张先生告诉记者,“原来购买的降压药每盒需38元,现在只要32.3元,药价确实下降了。”张先生表示,去医院后发现药品、检查项目的价格明显下降,一个月能省下两三百元,但采血、注射、诊疗等涉及人工项目的价格略有提升。

而记者也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主要对影像类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类项目进行了下调。影像类主要降价的是大型设备核磁、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平均降幅15%,如普通核磁平扫检查费从1050元降低到800元;头部CT检查从320元降至260元;彩色多普勒常规检查从120元降至110元,包含图文报告费。检验类项目普遍降价,平均降幅10%,如常规传染四项从320元下降至270元,血常规三分类检查从18元降至15元,血常规五分类检查从30元降至25元,各类糖类抗原测定从95元降至90元等。因设备检查和检验类项目几乎是每位就诊患者都会涉及的项目,此次价格的下降对患者费用的减轻是较为明显的。

闫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因影像类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类项目几乎是每位就诊患者都会涉及的项目,所以此次价格的下降对患者的费用减轻是较为明显的。“例如下调影像类检查项目,B超检查一个部位从120元降至110元,头部CT降至260元,而且260元的费用中还包含了加层的费用。例如,在做头部CT检查中头颅内发现疑似病变,就需要重新薄扫一次,这样至少会加10层,之前每层收费是8元,调价后患者至少能节约80元。”闫波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磁共振检查日均161人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每人一次可节省250元,161人次可节约40250元;CT检查日均525人次,如果都按头部CT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每人一次可节省60元,525人次可节约31500元;超声诊断日均1758人次 ,如果按每人检查一个部位算,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每人一次可节省10元,1758人次可节约17580元。

“去年我市取消了药品加成,加上此次实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后,在患者就医的费用结构中,花在药品、耗材和检查上的钱有所减少,花在诊察、治疗、手术和护理等方面的钱有所增加,但是总体就医负担不会增加,从长远看,患者就医负担还会进一步减轻,‘看病贵’会得到有效缓解。”王杰告诉记者,此次我区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和价格调整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通过提高诊察、护理、手术、中医类等项目价格,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类等项目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二是“补偿成本、控制耗材、试点先行、动态调整”。通过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价格平稳过渡,为下一步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药和检查的价格便宜了,虽然门诊费贵了,但明显的感觉是医生给每个患者看病的时间长了。”市民陈先生对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还有着不同的看法。

刘院君表示,医药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即取消药品加成和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合理收入,通过提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两者大体相当。

“医院和医生,是依托医学知识和专业条件提供技术服务的,不应该成为通过药品加成销售获取利益的销售人员。”我区某三甲医院一位从医多年的医生直言,调整前的医疗服务价格较低,导致吃技术饭的医院和医生难以获得合理回报。“此次调整就是通过总额控制下的结构调整,让医疗服务价格体现规律,回归合理。”这位医生表示。

只有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才能促进公立医院发展。据了解,此次《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规范和调整的项目共计8754项,其中影像学诊断类590项,包括X线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检查(CT)、核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等六个部分,其中新增项目23项,其他项目平均下调幅度为15%;实验室诊断类1104项,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体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等三个部分,其中新增项目198项,其他项目平均下调幅度为10%。同时,取消了挂号费,上调了门诊诊察费,如:三级医院门诊诊察费中的普通门诊诊察费从两元调整到5元,副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从3元调整至10元,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从4元调整至15元,知名专家门诊诊察费从15元调整至20元至30元。保留了简易门诊费1元/次,如果单纯开药不进行其他诊疗,直接看简易门诊即可。“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多地体现医疗技术服务的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通过拉开诊疗费的标准,引导患者分流。”王杰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其实,此次调整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挤净”水分,降低检查费用,真正让患者减轻负担。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从去年12月1日起,我市38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加之在此之前进行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市46家公立医院全部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公立医院已向患者让利1亿余元。

采访中记者也明显感到,作为此次调整最关注的人群——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在更多的提及自身的获得感。而所谓的获得感,其实应该分为两个层面来看,医患是一个共同体,一个层面是病患人群的获得感;而另一层面则是医务人员群体的获得感。不得不承认,此种获得感欠缺的情况,在现实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大多数医生超负荷工作,其劳动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公众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极为敏感。绝大多数人认同专家诊疗、护理、手术等收费标准确实太低,但仍对调价心存抗拒。“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以药补医’机制为公立医院贴上了‘大处方、滥检查、拿回扣’标签。虽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会有升有降,但老百姓担心的是,该涨的涨了,该降的能否真能降下来?如果服务费用和药品、检查费用‘两头翘’,个人就医负担岂不是更重?”一位在医院就诊的患者说出了心里话。

对此,记者也从市卫计委了解到,此次价格调整总体上不会增加患者的支出,同时,我市还将充分考虑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就医负担,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原则,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制度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对癌症患者、特殊慢性病患者等加大医疗费用门诊支付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不增加低收入和特殊就医群体的负担。

“我市还制定了管控措施,加强对诊疗行为和医疗质量监管。促使医疗机构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大处方、过度检查治疗等不合理费用的发生,以及加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力度,加强价格监督检查,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从源头控制医药成本的不合理增长。”刘院君说。

“还需要医务人员逐步改变自身行为。”采访中不少医务工作者也直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了社会对医护人员技术劳动和社会价值的尊重,同时,公众也会对医院和医护人员寄予更高的希望,希望他们既提供好的健康保障,又能考虑给患者省钱,两者加起来才是完整的“获得感”。

其实,每一项改革,都应当让在场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而获得感只能来源于不断深化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