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贡嘎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 预约挂号】贡嘎县人民医院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贡嘎县人民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电话:0893-7392716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德吉路9号

相关新闻:

山南贡嘎县人民医院强基惠民活动暖人心

山南地区贡嘎县杰德秀镇秀吾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病就医成了当地群众的麻烦事。为方便当地群众就医,贡嘎县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利用行业优势,积极整合力量,筛选有经验的医生组成医疗队,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讲座、义务健康体检、免费药品发放等活动,惠及一方百姓,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近日,县医院再次组织医疗队深入秀吾村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此次医疗队共分成三个小组,健康知识宣传组、健康检查组、疾病咨询组。健康知识宣传组用藏语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讲述健康养生知识、科学用药知识、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在场群众听得极为认真,有的还做了笔记。

健康检查组分为西医和藏医两个小组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量血压、把脉、听诊,用望、闻、问、切,四种传统方法为群众细心检查,并根据病情免费发放药物;疾病咨询组则担负起答疑解惑的任务,对于群众提出的有关各类疾病的问题耐心地一一解答。

由于目前农村医疗保健知识普及率还很低,导致村民欠缺积极就医的意识,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院方还印发了大量藏文宣传手册,方便群众更好地了解相关医疗保健知识。

据统计,此次义诊共接待健康咨询群众近200人次,发放西药59种,藏药36种,各类药品共计8500元。


藏医药:特色优势奠定发展之基

藏医药主动借鉴西医、中医的优秀成果,越来越现代和开放。藏民对藏医药的认可和喜爱程度越来越高,藏药和糌粑、酥油茶一样,在农牧民的家中随处可见

沧桑巨变五十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至今,随着我国大力扶持民族医药政策的实施,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雪域高原的藏医药也卸下神秘面纱,走进更多百姓生活,越发显示出独特魅力和活力。

中医中药中国行西藏活动前夕,记者两次踏上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从人声鼎沸的自治区藏医院,到全球海拔最高的浪卡子县人民医院,藏医药带给200多万藏族同胞温暖和健康。老中青三代2000多名藏医、18家藏药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秉持传统和公益至上,共同寻觅着做大做强之策。

科学•发展•开放

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厚重的藏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信赖度及显效率,使藏医药近年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攀升。

和原有印象不同,藏药其实很便宜,除少数贵重药以外,基本上一周的疗程不超过10元,每天1元钱左右。藏药以丸散剂为主,汤剂很少,这和高原沸点低、丸药便于携带有关。全藏医疗保障以西医和藏医为主,藏医药在维护西藏地区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藏医药的传承主要在佛教寺庙,僧人掌握着藏医药文献和技术,少数贵族享有完善的医疗服务。解放前,旧西藏只有3所规模极小的官办藏医机构,从业人员不足百名,广大劳动人民有病得不到医治。如今,以自治区藏医院为龙头,全区有18所藏医独立机构,藏医药工作人员2139人,全面保障人民健康。尤其是新农合开展以来,藏医就诊人数逐年增加。

和以前研究藏医的贵族和僧人不同,现在西藏藏医学院的在校生90%都是农牧区藏民子女,他们更愿意回到基层工作。当然,工资待遇也不错,相当于内地的2.5倍,由财政全额拨款。

西藏藏医学院组织专家编写的《21世纪藏医专业本科规划教材》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广泛使用。几年前该院还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目前有77名藏医硕士和2名博士毕业。

一位汉族女孩,从云南老家来拉萨学习藏医。刚开学,学校把她和五名藏族女孩分在一间宿舍,三个月不到,她就基本掌握了藏语。女孩学习成绩很好,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硕士,希望成为一名“传播藏医药的使者”。西藏藏医学院和世界40多个国家都有研究性交往和学术交流,很多外国人希望能来留学。

民间的藏医大多被吸纳到公立医院,他们带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多却乡有位“明星藏医”,12岁就能背诵《四部医典》,现在任乡卫生院院长。贡嘎县人民医院的藏医科吸纳了家传藏医罗布,由他担任科主任,罗布把父亲留下的金针及多种珍贵器械与同事共用,还组织采药、做标本、配药浴方等,带活了整个藏医科。

藏医药主动借鉴西医、中医的优秀成果,越来越现代和开放。自治区藏医院骨科,能开展钢板内固定等多项外科手术,但他们始终坚持“先藏后西”的原则,用酥油制成的涂擦剂效果很好,病区满是酥油香,因为效果好、痛苦少,病床不足,医院常在走廊加床。

该院心脑血管病专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配合使用CT诊断,也用西药针剂,但口服药坚持只用藏药。该科对出血量30~50毫升的病人也敢于保守治疗,效果“让人民医院很服气”,很多藏民抬着进来,走着出去。

山南藏医院是全国百家中医示范医院,院长边巴次仁带领全院走藏、西、中医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该院外治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除放血、牛角吸、火灸、药浴以外,藏医们还学习借鉴中医的针灸、按摩手法,桌上摆放着中医教材和针灸人。院长还打算派人到洛阳正骨医院骨科和北京广安门医院肿瘤科进修。

藏医药科研涉及临床研究、藏药生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各方面,区藏医药研究院先后完成170多项课题。自治区的所有藏药厂都通过国家GMP认证,全线无菌、机械化生产,甘露、雍布拉康作为西藏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各大城市开设销售点,还销往蒙古、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地区。

传统•仁爱•公益

由于文化认同、历史习俗等原因,藏民对藏医药的认可和喜爱程度非常高。藏药和糌粑、酥油茶一样,在农牧民的家中随处可见。一些藏药在西藏供不应求,很多藏民都在颈上系着药囊,包一粒七十味珍珠丸,以备救急。

藏医人数仅占全区医护人员的1/10,但服务人数却占到总量的1/3。“在很多县人民医院,一个藏医科的门诊量相当于其他科室的总和”,自治区卫生厅藏医药管理局负责人巴桑介绍。

“这甚至对西医院造成很大影响。”比如,那曲地区的索县藏医院,日门诊量上百,住院病人多得需要搭帐篷,而不远处的人民医院日门诊量仅十几人。再如自治区藏医院、山南藏医院等,门诊量均高于同级的人民医院。

在农牧区,藏医的受欢迎程度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的才多,曾在那曲地区嘉利县人民医院藏医科工作6年,“当地人对藏医,像活佛一样供着。”才多说,藏民是真诚的,对给他们治过病的藏医,会发自肺腑地感激。他骑马到乡下出诊常一去几天,吃饭不用发愁,百姓们抢着送来糌粑。

一些藏医在地方还转行担任县长、乡长或卫生局局长等职。这可能和知识结构有关,既懂藏语,又懂汉语、英语和计算机,掌握医疗知识的藏医综合素质好,对老百姓很有亲和力。

藏医藏药的从业者很讲求“菩萨心”,《四部医典》对医德有重要论述和要求。在藏医院,没有红包、回扣之说,对病人出院带药有明确规定,比如脑溢血病人不能开肠胃类药、多开一盒药要罚款500元等。国医大师强巴赤列曾担任自治区藏医院院长,那时的要求更加严格,每天清晨,医生们要绕着院内宇妥•贡布的塑像转经,医生是绝不能抽烟的。

索朗欧珠副主任医师现今是自治区藏医院外治科的大忙人,每天限号40个,患者常从半夜开始排队。在诊室,记者看到了藏医独特的“尿诊”,他把病人带来的尿液倒在一个白色的搪瓷杯中,用细长的木棍搅拌并观察,再把沾着尿液的木棍拿到鼻子前嗅,甚至还用舌头舔。

药厂也遵循严格的道德规范。技术人员普遍认为,“造假药就是作孽,对不起祖宗和老百姓。” 藏成药的味数一般较多,如七十味珍珠丸有70种药物,常觉则需要100多种药材,但即便缺少一味,药厂也坚决不予生产。区藏药厂多年停产二十味明目丸,就是因为缺少一味叫扎阿娃的藏药。

据了解,自治区藏药厂的盈利依靠10%的品种,而90%的品种都是明知亏损,仍坚持生产。这是因为药厂始终按照上世纪80年代物价局的定价为藏医院供货,虽然原材料价格在不断上涨。比如,沉香从原来每斤180元涨至500元,但制成的八味沉香丸,仍按原价格供应。虽然盈利产品是供不应求,但为保障院内制剂的供应,药厂仍挤出有限的生产线。这种济世利民的责任心,也是藏医药企业的普遍特性。

爱知识、尊师长是藏医的优良传统。几年前李雅君从咸阳调到西藏藏医学院担任副书记,她惊讶于这里浓厚的学习气氛。并不是考试时间,但在办公室门前的过道里、房檐下、操场上,到处摆放着卡垫,学生们盘腿坐在上面背书的情形随处可见。尊重老师有多种表现,比如,“学生在楼梯上看到老师经过,不论多急,肯定会止步、侧身贴墙,请老师先行。”

背诵是藏医药经典学习的一项基本功。从入学开始,每名学生都力争把《四部医典》背诵下来,能在全校大会上接受《四部医典记颂证书》和奖学金,是藏医学生莫大的荣誉。然而过程是辛苦的,从春夏到秋冬,一部经典常需一二年的时间背诵,考试同样严格,在多名老师面前,学生要一口气从头背到尾,有一处失误就得重头再来。当然,这些少数拥有“记颂证书”的学生就业时,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佐台”是制作贵重藏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外治法也是藏医的传统特色,但受文革的影响,曾一度失传。改革开放以后,藏医药人想办法克服困难,重新使这些技术恢复。包括金针在内的300套传统医疗器具,也正在藏医药管理局的监控下加紧制作,将发放到全区的县级藏医院和乡镇卫生院。


浏阳医生半年接诊藏区贡嘎城区近半居民

近日,戴着藏民敬送的哈达,刘超文回到了阔别半年的浏阳。半年前,身为市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的刘超文,通过自愿报名,成为了长沙10名援藏专业技术人员中的一员。
 
半年的援藏生活,有苦有甜,但让刘超文感触最深的还是,“我们两个月就完成了医院以前半年的工作量,在藏区掀起了一股中医热。”
 
针灸和穴位敷贴受藏民追捧
 
今年4月底,34岁的刘超文被医院内部的一则通知吸引住,通知称长沙将选派1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区开展援助工作,而市中医医院就有一个名额。
 
“我立即报了名,最后顺利成为了援藏技术人员中的一员。”刘超文说,在得知自己的援藏申请得到批准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带怎样的技术去援藏,“既然是代表浏阳中医人援藏,那就立足中医,送去中医特色服务。”
 
5月5日,刘超文带着针灸和穴位敷贴技术抵达了西藏山南地区,经过休整,他最终来到了援藏目的地贡嘎县人民医院。未来得及欣赏美丽风景,刘超文就立即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贡嘎县没有中医,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才50人,而我们浏阳有一千多人,这就是差距。”刘超文的到来,在贡嘎县掀起了一股“中医”热,特色的针灸和穴位敷贴理疗,受到了藏民的追捧。
 
带来不同健康理念,两个月即完成医院半年工作量
 
全新的诊疗方式,也让贡嘎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量大增。“我到医院后的两个月,就完成了该院以前半年的工作量。”
 
刘超文介绍,藏民一般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意到医院就诊。为此,贡嘎县人民医院内科,常见的病情为肝硬化腹水、心衰、肺心病等重症疾病……来医院就诊时,都已经比较棘手,加之这里缺医少药,设备简陋,治疗难度更大。
 
不过,刘超文来到贡嘎县人民医院后,给了当地藏民不一样的健康理念。“我告诉藏民要进行健康管理,身体有不适应该及时就医,不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刘超文说,在他的宣传发动下,前来接受针灸、穴位敷贴理疗的藏民大增,在援藏六个月的时间里,就接诊藏民两千多人次,“整个贡嘎县城总人口才五千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居民来到了医院。”
 
讲述
 
顶着“高反”救死扶伤,赢得了藏民的认可
 
时间总过得太快。昨日上午,记者在市中医医院康复科见到了刚从藏区归来的刘超文,黝黑的皮肤成了他身上最大的“亮色”。
 
谈及这次援藏之行,刘超文说,“苦中有乐,苦得有价值,苦得有意义。”之所以说有意义有价值,是因为刘超文的付出能得到藏民们的高度认可,他还记得援藏一个月时,参与抢险救援的一次经历。
 
6月10日,贡嘎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警铃大作,一辆载有19位藏民的中巴车在山区坠落悬崖。得知这一情况后,刘超文自告奋勇随同120急救车前往参与救援,“悬崖100多米,中巴车翻落谷底,没有通往山谷的道路,我们就攀爬着下去,高原缺氧,对于我而言,那种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高原反应仍比较强烈,但刘超文还是三次下到谷底,与其他救援人员一起,徒手将三名伤者救了出来。围观的藏民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让已是精疲力尽的刘超文,顿时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如果有机会,我期待再次踏上雪域高原。”刘超文说